與青少年對話,談行善

◎蘇貞芳

教會青少年問:要怎樣分辨弱勢、幫助弱勢?他說以前路過台北車站天橋時,看見乞丐或是販賣口香糖的老者,都會給錢或買東西。但自從電視報導很多乞丐是假的、有些身體殘障者被集團控制、甚至好手好腳,他很掙扎要不要投錢或是買東西?再者因錢是家裡給的,考慮之後選擇一概不接觸。

1.行善是信仰告白與實踐。我說:「好手好腳者有可能心靈生病以致於無法負擔自己的生活。電視確實有報導少數乞丐或是遊民被詐騙集團控制的事實,我相信多數真的是弱勢或需要被幫助者。但是我們把『怕被騙』擺在前面,所以拒絕憐憫拒絕付出愛。」問題是,被控制的乞丐是少數,即使是半數或以上,因為我們害怕被騙就不行動,那麼我們失去的不只是行善的機會、純潔的虔誠,更重要的是:消滅了聖靈給我們的感動。

2.為愛設界線。試想耶穌會用什麼樣的態度和眼光來對待世界?如果小錢在今日失去,卻能在多年後誘發人有悔改的可能,為了救恩與天國的緣故,我們是否願意做這樣的投資?雅各書1章27節提醒我們,在父上帝眼中,那純潔沒有缺點的虔誠便是:照顧苦難中的孤兒寡婦和保守自己不受世界的腐化。而我們被世界腐化的表徵之一就是:消滅聖靈的感動,不再對身邊的弱勢者發出愛與憐憫。所以,倘若你身上有100元可以行善並且不危及你的生活,面對你不確定的弱勢者你可以給10元,很確定的就多給。原則是:永遠不要消滅聖靈給你的感動(愛與憐憫)和行善的機會。

3.甘願為主做憨傻。孩子問:「這樣的投資不是很傻嗎?」為了主,寧願適時地選擇先當傻瓜,也要捉住行善的機會、把握分享愛與憐憫。因為倘若有天有人真的因為這樣悔改,那麼這些小錢成就的價值將不再只是帳面上的數字,而是救恩,是無價的,更重要的是,那是神喜悅的。我們永遠都不要失落耶穌「愛、奉獻和犧牲」的信仰特質,甚至因為對耶穌的犧牲與愛麻木,轉向比較愛「成功╱一帆風順」的信仰特質,然後漸漸地把神當做有應公般地膜拜。不要定睛在價錢╱帳面上有形的失去,我們要看見摸不到卻真實在引導我們的天國價值觀。我們要時刻警醒,不要因為任何環境而失去實踐信仰的機會!

(作者為長老教會牧師,勵馨基金會靈性關懷師)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