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贏了

◎王樵一

還好歐巴馬贏了!並非因為羅姆尼是摩門教徒,而是此次美國的總統大選,實為人民與財團的「代理人」戰爭。

去年美國最高法院頒布了新的政治獻金規定,允許人們得以特定方式無上限地對特定政治人物捐款。美其名是老百姓也可以群聚群力捐款給自己支持的候選人,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替富人財團開後門,以後可以砸大錢捐款給自己人。

此次美國大選之前,從兩黨候選人的捐款流量,便可看出區別。歐巴馬的捐款主要仍然來自民眾的小額捐款;羅姆尼卻是來自財團,特別是華爾街的金融集團,全都砸大錢壓羅姆尼。歐巴馬在任期間公布了多項金融管制法案,4年前才搞垮世界經濟的金融集團不知反省,只想復辟回到以前無人可管為所欲為的境地。力挺歐巴馬的選民以藍領和基層民眾為主,和羅姆尼的優勢社會階層力挺完全大相逕庭。

歐巴馬贏得很辛苦,除了失業率問題嚴重,其實還有「基督教」成分在裡頭。美國選舉有他們自己的盲點,其中一個盲點便是,保守派基督徒關心道德議題遠勝過公共議題。美國的聖經帶(Bible Belt)長久是共和黨的鐵票區,民主黨難以撼動。

例如,歐巴馬是基督徒,卻公開支持同性婚姻,這讓聖經帶的選民很反感。共和黨雖然是財團政黨,且經濟政策與外交政策經常有禍國殃民之舉,但只要在家庭價值上固守基督信仰的立場,就算其他政見都背離基督信仰原則,照樣能得到許多保守基督徒的支持。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保守派基督徒被「家庭議題」挾持,卻甘願被挾持。

只要總統候選人拒絕墮胎與同志婚姻合法化,他要如何開放金融業放任銀行惡搞沒關係,要花幾十兆的錢到哪裡打打殺殺挑起戰爭沒關係,看著許多國內窮人因為沒有醫療保險而變窮,甚至冷冷死去沒關係&hellip&hellip。該如何從選舉盲點中擺脫出來,既在乎「性議題」也考慮社會公義的落實,公允地選出真正能為國謀福的總統人選,考驗著美國社會的未來。

同樣的情況何嘗不是台灣基督徒從事民主投票時應該留意的,我們也有自己的盲點、偏好與意識型態,只要特定議題投其所好,其他政見全都不符基督信仰教導,結果仍是個不順服聖經原則的政權。基督徒該從這種選舉操弄中覺醒了,應該從更大範圍去檢視候選人的政策與行動是否符合基督信仰,能不能造福百姓,莫因特定議題迎合喜好就投他一票,而不管其他政見會否傷人!

聖經說,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願我們在選擇候選人時,也能從更多人能得益處的角度思考候選人們的政見,而不單看那些對自己有好處的部分。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廣告/2023布聖誕樹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