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誠當慎言一國兩制

◎余杰

陳光誠訪台期間說他贊同「一國兩制」,引起爭議。儘管他多次澄清,他說的一國兩制與共產黨的一國兩制不同,但我認為,他本該避免使用此一概念,一國兩制是鄧小平的發明,我們何必「舊瓶裝新酒」?「舊瓶」已被污染,無論如何美味的「新酒」,一旦裝進去都會變成致命毒酒。

一國兩制是鄧小平欺騙港人和世界的騙術,「一國為體,兩制為用」是其真實想法。古往今來,從未有過在「一國」之內成功維持「兩制」之先例。即便是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和精神傳統、有共同認可的《獨立宣言》和《憲法》的美國,因為對奴隸制持截然不同的立場,南北雙方仍然不能在原有「一國」之框架下和平共處,而必須經過一場血雨腥風的內戰,美國才得以重建基本價值、社會共識以及政府結構。

由此可見,文明與野蠻、民主與專制、自由與獨裁,如同冰與火一樣不相融,冰要滅火,火要融冰,兩者豈能相安無事、求同存異?

所以,一國兩制在香港回歸中國之後的實踐已全然失敗,北京對香港高度自治的承諾一項項地被撕毀。「地下黨治港」與「中聯辦治港」雙管齊下,「二十三條」與「國民教育」前後夾攻,流氓「愛港力」的暴力襲擊與駐港解放軍的軍演威脅「兩手硬」,非得讓「兩制」變成「一制」、讓香港向北京下跪不可。

在香港已臭名昭著的一國兩制,又怎麼可能原封不動拿到台灣,讓台灣人覺得甘之如飴?台灣獨立是台灣的主流民意,而非如陳光誠所說已「過時」,陳光誠未能深入台灣街頭巷尾傾聽台灣人的心聲,而作出此結論,未免過於輕率。其實,中國的民主人士不必談「獨」色變,「獨」是聯合國憲章保障的「住民自決」之基本人權,有何不可?

即便中國未來實現了民主化,台灣、香港、西藏、新疆等地,未必就要與中國統一。或許未來充滿智慧的領袖們可以打造一個如同英聯邦那樣鬆散的國際組織,吸引華人占人口多數的新加坡、台灣等加入,以凝聚華人文化圈的力量——這比欺世盜名的一國兩制更加可行。

(作者為中國公共知識份子,旅居美國)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