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秉輝
美國長老教會的宣教師郭大衛博士(Dr. David Gelzer)於1975年抵台,在台南神學院任教,擔任「系統神學」和歷史學課程,並參與1982年出版第一期的《台灣教會英文公報》編輯2年。他也曾在《台灣教會公報》開闢了一個專欄叫「窗口眺望」,人們都以「窗仔口」稱之。牧師娘郭緯麗(Elisabeth Gelzer)曾在台南神學院開「亞洲基督教藝術」的課。1984年申請延長居留未獲台灣政府核准,被迫離台。
退休後這些年,他們一直都住在賓州斯沃斯莫爾地區一個美國長老教會為神職人員及眷屬所設立的退休社區,並且在長老教會歷史學會(Presbyterian Historical Society)擔任志工,持續美好的事工。退休後他們將會籍從台南東寧教會轉回美國的長老教會;將教會籍轉到當地,是他們一直以來在服事上所保持的原則。他們也加入當地社區溝通的和平調解委員會,並且協助建立世界宣教小組,所參與的事工已經分別提供給美國長老教會在非洲、拉丁美洲、中東、跟南亞地區的同工財務方面的協助。
事實上,這些一生都奉獻在海外宣教的人們,在自己的國家其實一無所有,在美國也沒有子女須奉養父母的觀念。雖然租賃退休委員會提供的住所不錯,但需要就診時還是必須自行前往醫院。因此,有不少退休神職人員及宣教師最後轉而選擇其他有提供醫療看顧的退休中心。郭大衛牧師和牧師娘深深知道,這是他們在世上最後的一段旅程,總有一天,每個人都將歸回天家。
最近牧師娘因充血性心臟衰竭住進賓州州立萊德公園斯科特醫學中心,迫切需要氧氣來維持每天的生活。牧師娘自2012年起開始需要旁人持續的照顧,郭大衛牧師也因此搬遷至醫院附近就近照顧,無法像過去一樣頻繁地回覆電子郵件。透過王南傑牧師,我收到郭牧師的狀態更新,並期待傳遞這些信息給更多人一同來關心和祈禱。
(作者為旅美台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