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調」的歷史

◎王子豪

前些日子教育部「微調」了高中歷史教材,激起了許多團體或學者的抨擊,而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怎樣關心我們的歷史?台灣的歷史教育在國民政府執政之後,一直以「中國歷史」為主體來教育學生,欲讓學生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不要說「二二八事件」這類敏感的歷史,其餘的台灣歷史在歷史課本中也少到可憐,直到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台灣歷史逐漸在歷史課本中出現,如今教育部卻一反「教育」理念,欲將過去的洗腦歷史再度復辟。

歷史除了史料(史實)還需要有史觀(對歷史的看法)。其實基督徒讀聖經就是在讀許多的歷史,從以色列族長讀到在埃及地為奴、進入迦南地、直到建立王國……這些都是歷史。新約福音書、使徒行傳也是歷史,書信中可以看到許多初代教會的歷史。

以舊約為例,當我們看見聖經作者如何在記錄這些歷史時,其中也顯出這些作者的史觀跟立場。為什麼大衛這位偉大的君王也被記錄下他不堪的歷史?因為作者所要突顯的就是在上帝眼中的人,而非人眼中的人。我們可以說聖經的歷史,是一本最不受政治力量影響的歷史,諸王的壞都被寫在裡面,就算耶羅波安二世造就了北國以色列的強盛,仍舊被記錄下他的奢侈與不公義。反過來看,中華民國教育下的「史觀」,是多麼的「愚昧」與「無知」。

此次教育部的「微調」,特別將台灣史大幅修改,其心可議。國家教育大量貶低當地的主體性,這樣的教育往往是殖民者的心態。而且修改了白色恐怖的歷史,這不是教人求「假」嗎?歷史學者所求就是史料的真實,如今政府卻一再讓人民誤解歷史。因此中華民國長期的教育,讓學生不愛讀歷史,因為所讀的歷史有許多都與現實相反。相對的,許多基督徒也不愛讀聖經中的歷史,因為潛意識已經認為「歷史」是無聊的。為此我們應該更正視「歷史」(包括史觀)的重要,訓練自己能閱讀歷史,不論自身的歷史或聖經中的歷史。

作為一個台灣人,也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應該更敏感的面對微調歷史教材這事,也應該站起來發聲。更重要的是,我們也應該了解自己所生長之地——台灣的歷史,好讓我們把這些歷史傳給我們的子孫,而不是讓政府的「愚民教育」繼續荼毒我們的子孫。

(作者為高雄中會三一教會牧師)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