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嘉
在春節過年期間,一個我指導的讀經私塾5歲孩子之家長捎來短訊,表示孩子除了適量的讀經以外,很多的時間總是自己一個人在看課外故事書,而且其書是以文字為主,圖片為輔。
其實這正是培養讀經能力後自然而然會有的好結果。家長只需留意孩子的眼睛是否適時休息。可設定手機的倒數計時功能提醒,20分鐘小休息5分鐘;40分鐘大休息15分鐘。固定姿勢勿太久,宜起來動一動。另外,還可以做的就是,帶孩子去圖書館選擇好的書放在家中隨手可得之處。
關於兒童讀經,人有二種學習能力,一是記憶力,一是理解力。如何在不同年齡期,以用事半功倍的方法教育之,並且能紮實一生學習的基礎力,是極為重要的。在13歲之前理解力不足,當然就直接輸入資料多於要求其理解;在理解力強的稍大年紀,也當然要用理解來幫助記憶。
其實,自古而來,不管東、西方,不論任何宗教教育,總會有「讀經」及「寫字」這二項。尤其在《摩西五經》(妥拉),耶和華上帝更明白指示要以色列民在孩子小時候就要教導其將其誦念不忘,直到長大後,就開始要一輩子學習「謹守遵行」。
以色列民在孩童時期就將《妥拉》整個刻在心版上(亦即背起來),大腦資料庫中的資料是何其多,長大後要花時間去思考、理解的資料是何其龐大,一輩子也理解不完;但不要忘了,他不用再花已經漸漸退化的記憶腦力及時間去背誦,只要花時間去解經、研經、行經即可。
當然,這些基礎力夠強後,再學習世間的其他學問,則是牛刀小試而已。總之,小時候讀經,大量將經文刻在心版上,是一生學習力的開始。
(作者為房角石朗誦讀經寫字推廣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