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鏡玲
長老教會在台灣社會一般人的心中,向來關心社會公義,也因此贏得不少非基督徒的敬意。在此想透過以下兩件事情來探討長老教會如何對待其他宗教的傳統祭儀。首先是最近發生在淡水福佑宮平安健走活動。位於淡水老街、有200多年歷史的淡水福佑宮,在淡水地區近代移民史頗具重要性。真理大學在4月19日淡水福佑宮2014平安健走活動,成為協辦單位,其實是值得教會界鼓勵的一步,支持地方歷史與觀光文化結合。可惜有教會人士卻向真理大學抗議,認為豈可去支持異教活動。他們可能沒想到其他宗教對6月2日馬偕逝世日,成為全淡水的馬偕日樂觀其成。
做為基督徒面對台灣傳統宗教文化,到底要「反」的是什麼?難道非基督宗教的他宗教歷史文化都要「反」嗎?還是「反」的是某些宗教團體假神聖之名,行的卻是社會不公義、對於弱勢者的欺凌與剝削,以及搞一堆傷害族群、國族之事情。台灣很多具有悠久歷史的地方廟宇,在台灣的移民開拓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代表不同族群之間從移民、械鬥、到定居融合過程的珍貴歷史紀錄。
作為長期宣告釘根於台灣文化的長老教會,要做的是如何將自身融入新的台灣移民史的縱深,而不是否定傳統廟宇的歷史價值,把自己關閉起來,跟這些廟宇拒絕往來戶。我們認同的是宗教作為移民史過程中的歷史苦難與盼望,要學習的是,如何尊重其他宗教的神聖界,就像尊重別人家中的長輩。基督徒無需求助於其他宗教的聖界,因為基督徒信靠上主、信靠基督宗教的真理。但「行公義、好憐憫」也不只表現在基督徒身上。
再者,作為基督宗教大學,北部的真理大學和南部的長榮大學的宗教系所,正是基督徒認識其他宗教信仰傳統的重要平台。真理大學曾在宗教週曾舉行「安米龍」以及收驚儀式介紹。這些傳統儀式都提供了一般大學生認識台灣漢人的宇宙觀,如何和大自然、土地相處、如何關心人的身心靈的基本知識。以不同宗教的對照立場,讓同學們對於華人宇宙觀有初步的認識。台灣基督徒的宇宙觀是什麼?什麼是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這些口號式的教義,若沒有透過與在地文化的實際交會,如何孕育出屬於台灣人的基督之心與屬於上主的大地神學?
把自己封閉以來、否定其他宗教,不和其他宗教接觸,是台灣很多基督教團體的心態。只是來台灣將近150年的長老教會和那些不關心台灣社會、只關心自己教會信徒成長數的教會相較,應該具有更深遠宏觀的台灣文化關注面向,才能在這個被中國和美國強勢文化擠壓的台灣現況中,開出一片新而獨立的宗教文化天地。
(作者為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