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有一顆感恩的心

◎邰拉拉

留學時,在美國當地生活經驗到他們特殊的節日;回到台灣後,最讓我感到念念難忘的美國節日,就是11月份的「感恩節」。感恩節晚餐裡豐盛的菜餚,像:火雞、甜玉米、蘋果醬等,是讓人懷念的滋味;在節日與招待家庭共享團圓樂,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但近幾年,提醒我感恩節臨近的,卻不是在美國的生活經驗;反倒回歸到節日的根本源頭——感恩。對現在的我而言,感恩節重要的意義在於屬算恩典,並為之獻上感謝。

最近,我在新聞媒體上看到一則報導:華航洛杉磯分公司最近收到一封唐先生來函,感謝華航,讓他在39年前搭華航最後一班撤僑專機,從越南逃離到台灣,以後得以前往美國展開全新人生。現在他是個小兒科醫生,主要醫治與他有類似經歷的移民孩童。

唐先生當年搭上華航時只有3歲,沒想到將近40年後,他仍念念不忘當初搭上華航的恩典,改變了自己往後的命運,並寫信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讀到這則新聞,實在令人為他深厚的感恩之心動容;唐先生表達感恩的美好心思,令我覺得該起而效法,數算自己藉由身邊人、事、物所領受到的各種恩典。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提到:「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從這句經文看來,「凡事謝恩」是上帝對我們的旨意;而遵行這旨意,能讓人們如同唐先生般,經驗到生命的美善與力量。

與家人逃離越南,原本是一場悲劇;然而,唐先生的家庭並沒有因此定睛在越南所失去的一切,反倒讓他帶著記憶在美國重新出發,建立自己的人生。唐先生在長大後能以推己及人的心腸,成為醫生幫助移民孩童。

這個報導讓我思想,在一些台灣特殊的紀念日時,除了追掉罹難、無辜的受害者外,我們是否能脫離聚焦悲情、憤慨;找到一些當時正直、有善行之人,予以記念、感謝呢?藉著唐先生的故事,我看到感恩能帶著亮光,吞沒悲情佈下的陰霾。而此時此刻,台灣人需要的正是興起、再出發,不停留在過去的悲情裡。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