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慈慧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6章1~2節)。在高科技世代的變遷,人之間互動的感情愈來愈薄弱,從媒體新聞報導我們經常看見人倫悲劇的案例,父母與子女成為仇人互相殘殺。這是令人傷感的事情。
天下父母沒有不愛自己的子女,我愛媽媽,但是媽媽為何不了解我,這是孩子一般性的心理常態,直到抱兒時方知父母恩。上帝賞賜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媽媽,做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做子女的有時也不會理解媽媽的痛苦,總是覺得媽媽很嘮叨、囉嗦、碎碎唸。為什媽媽流淚憂傷呢?媽媽的眼淚意謂著什麼呢?世上有多少子女不回家啊。
有一首歌叫做〈孩子回家吧〉,歌詞裡媽媽呼喚著浪子回頭,(台語:我的子倒轉我身邊,媽媽在等待你,沒有一個所在比家庭溫暖,也沒有比爸爸媽媽較愛你的人,我的子倒轉我身邊,媽媽在等待你)。
上帝的愛像媽媽的愛,以賽亞書1章2節:「天哪,要聽!地啊,側耳而聽!因為耶和華說:我養育兒女,將他們養大,他們竟悖逆我」。此段經文讓我們知道上帝也很憂傷,上帝也在尋找迷路的羊,像媽媽的眼淚。聖詩478首:「迷路的人當行倒轉,朝覲咱的天父……」
路加福音15章17~21節記載浪子回頭的故事:「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
孝敬父母是有應許的誡命,在世上使你長壽得福。媽媽的眼淚充滿愛與寬容,不嫌辛勞養育子女,百般地寬容子女所做的一切。媽媽的眼淚也有責備,因為愛之深責之切。媽媽的眼淚,日夜為子女禱告,永遠疼愛自己所生的寶貝兒女。
教養子女的艱辛路程,媽媽的眼淚有多少心酸在心頭,無怨無悔陪伴著兒女走過黑暗。浪子回頭金不換,人生很短暫,朋友們啊!若有與媽媽還不能復和的,趕緊回家吧!媽媽在等著你。《韓詩外傳》詩詞名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如果這樣那就會很遺憾了。
當我們遇到打擊與挫折,或許在信仰上會有所動搖了,對上帝失去信心而離開主的道路,但救主耶穌仍然要尋回失喪的羊。當我們掉落黑暗的深坑裡,只要悔改歸向我們的主上帝,祂必然赦免、接納與拯救,因為上帝的愛如同媽媽的愛,一直照亮所愛的兒女們。
(作者為總會平安基金會身心障礙關懷中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