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們
有間教會的週報上刊登小會通過的一項紀錄,「經本會同意前來募款之教會或機構,財務部處理以募款日起4週內為限;非屬上列經同意募款者,則從今年7月1日起不再代收捐款,請奉獻者自行處理。」讓我感慨良多。
這間教會的信徒樂於支持弱小教會,如同昔日備受保羅稱讚的馬其頓教會。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喜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他們把自己獻給耶穌,又存心幫助弱小教會,他們為弱小教會所做的,就是做在耶穌身上,但7月份以後,可能有一些不便。
在當年,哥林多教會願意幫助耶路撒冷困苦的聖徒,有這份奉獻的心志已經有1年了,但未辦成。如何把這筆款項送達也是一個問題,不像今日,用劃撥、電匯等都很方便。保羅當「推手」,寫信要他們效法馬其頓教會,又差遣提多去拜訪他們,勉勵他們要完成這善工。保羅又派另一位深獲稱讚的同工與提多同行,他們千里迢迢將捐款送達。保羅、提多和另一位同工成了哥林多教會信徒行善的「管道」,信徒也從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將榮耀歸給上帝。
反觀這間教會的小會紀錄,以「4週」的期限來縮減聖靈的感動,4週過了,就不關我的事了。但哥林多教會對耶路撒冷教會的奉獻雖已拖了1年仍決定要辦。耶穌基督所設立的教會都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肢體要「彼此相顧」。
體面的、俊美的教會是否看見弱小教會的欠缺?是否願意下來付諸行動?「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箴言3章27節)相信上帝將記念牧師、長執、財務部、教會兄姊們為了愛,所盡的一份心力。我們深信耶穌疼愛弱小教會,憐憫困苦人「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滅的燈火,祂不吹滅」,我們要「等候祂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馬太福音12章20節)
(作者為長老教會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