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母語傷害哪一族的情感?

◎李道勇

最近立法院教育委員會上,國民黨立委潘維剛表示不該為轉型正義而逼學本土母語,因為若是將母語列為必修課程則「會傷害民族感情」,甚至舉例「秦朝統一語言、度量衡才增加國力」,來為統一的語言教育背書。

本土母語必修就是傷害民族情感?是傷害哪一族的情感?秦朝統一了語言?那為什麼在台灣還能聽得到魯語、吳越語、閩南語、閩北語、客粵語?事實上,如果只是使用單一語言,就失去學習其他文化的機會,不知不覺中也會養成「國語」高人一等的傲慢。

說到「國語」,對台灣人、客家人、原住民可說是一段不愉快的經驗,那時不說「國語」的學生就要掛一塊狗牌在胸前,老師還鼓勵同學相互檢舉,同學偶一違反便要罰款,造成同儕間的族群仇恨。「國語推行委員會」橫行期間,各主要道路及部落顯眼處,都會以大型標題「人人說國語」或「愛國說國語」等看板宣傳。甚至用激烈的政策,如《廣電法》22條限制電台使用地方語言比例。

現在台灣雖然已經廢除「國語運動」,但是「國語」取代母語的趨勢仍然無法停止;許多年輕人的母語變成「國語」,台語亦面臨年輕人棄難就易心理、或長期被非台語族群污名化而瀕臨危險,聯合國擔心台語將於21世紀消失。

身為立法委員的潘維剛,可知道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可知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個國際母語日?如果不知道,建議潘維剛委員Google一下。

(作者為城南文史工作者)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