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壽全
有一些資深醫師,對於某些年輕及中生代後進,似乎漠視最基本的「病史詢問」與「身體檢查」,或甚根本沒有把這些功夫練好,診斷疾病時,依賴的都是貴重或新穎儀器的情形相當不以為然,覺得這是本末倒置、浪費醫療資源的行為。有些健保費用申報時遭到核刪,所依據就是這樣的理由。
平情而論,「身體檢查」能掌握的病況其實頗為有限;貴重或新穎儀器,能在疾病早期未有明顯癥狀時就偵測出來而予以處置,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大醫院都必須不斷採買新式機儀,而被戲稱是在進行「軍備競賽」的原因。
不過,「身體檢查」的實質意義與價值絕非僅止於此而已。好醫師還是要相當嫻熟「身體檢查」的技巧;因為除了交談與溝通外,必要的時候,醫師與病人的接觸,例如以手按測脈拍,或用手按壓頸部或腹部等,是醫師表達關懷,讓病人安心或釋疑,與病人建立與強化信任關係的關鍵動作;少了這些動作,醫病之間的關係就可能會存有一些距離與隔閡,感覺就是還未達到要共同克服疾病,雙方有良好默契與合作的狀態。
聖經也記載:「當時,部百流的父親,患熱病和痢疾躺著,保羅進去,為他禱告,按手在他身上,治好了他。」(使徒行傳28章8節)
(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