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樵一
不少研究耶穌生平的文獻不約而同地指出,撇開神學意義不談,就歷史與社會學的角度來看,耶穌之所以被釘十字架,很可能和祂直接挑戰當時猶太人的統治權威,特別是掀翻了聖殿的生意有關。當年的聖殿生意可使獨家壟斷,祭司階級富得流油,耶穌痛恨這些只有儀式沒有虔敬的形式,直接闖入拆毀。
今年平安夜,發生了一點值得深思的小插曲。新店行道會美河堂的平安夜聚會上,來了幾個抗議護家盟與行道會反多元成家反同志的基督徒。在聚會時,安靜地拿出標語抗議,最後卻不幸演變成暴力衝突,抗議方被教會的一些群眾打傷,還送了醫院。還有教會的人站出來說,「我代表教會,請你們離開。」
為什麼挺同志的基督徒要去新店行道會抗議?若不是該教會近年來在反同議題上的著墨之深刻,發言之荒謬,豈會弄得人家侵門踏戶,上門表態?平安夜的真諦到底是什麼?慶祝救主降生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坐在漂亮的禮拜堂裡的中產階級基督徒真的懂嗎?當年耶穌可是生在馬槽,甚至曾經有人為了耶穌要降生而大開殺戒?
今天就算有不同意見者來鬧場,別說只是安靜抗議,就算掀翻了聖殿會堂,難道我們只看得見別人眼中的刺,卻看不見自己的樑木?若我們平日沒有仗著自己的聖經和上帝去挑釁攻擊對方,會招來如此抗議嗎?即便被打被羞辱了,耶穌的立場又是如何?我想沒有一個基督徒不會背這段經文吧?「若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給他打」,結果平日愛拿著聖經到處宣揚福音的基督徒真實面臨挑戰時,做了什麼樣的回應?
難怪甘地曾說:「你們的耶穌很好,問題是基督徒的見證跟作為讓人遠離耶穌!」今天有人來教會的聚會鬧場,難道基督徒只有「打回去」一種回應方法嗎?沒想過可能是耶穌來拆掉敗壞的會堂的一種抗議嗎?沒想過自己可能是敗壞的嗎?今天教會的問題跟歷史上的教會一模一樣,錯以為錯誤只有以前的教會與基督徒才會犯,今天的基督徒與教會絕對不會出錯。讓自己站在無誤論的立場,毋寧是取上帝而代之,自己扮起上帝來了。
耶穌明明早就說過,審判是在末日的時候執行,且末日只有父知道,但是一代又一代的基督徒急著想代替耶穌使用聖經中的教導,去定罪那些其實是自己厭惡的人。聖經一再成為合理化歧視與壓迫的藉口,過去是對女人,後來是對黑人跟有色人種,如今則是對同志。
打人就是不對,更別說要基督徒愛(鄰)人如己的耶穌,更不可能接受暴力的處理方式。耶穌口中的鄰人可不是你的家人朋友同學同事那麼簡單,而是你的仇敵、對手、異教徒,那些跟你意見不同且彼此仇恨的人。
耶穌一輩子堅持非暴力,即便自己上了十字架也不後悔,為什麼我們卻這麼輕易地就出手了?如果多數教會抱持事不關己的態度,繼續堅持現在既有的反同志行動,恐怕未來只會讓社會更厭惡教會且讓更多人因此遠離耶穌。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