佇主十架蔭影下

◎李景行

新《聖詩》94首〈佇主十架蔭影下〉(Beneath the cross of Jesus, 中譯:在主耶穌聖架下,又名寶架清影歌)這是一首受難節或平時禮拜都可用的聖詩,也常被用作男聲獨唱。這首詩描述耶穌基督屈尊降世,甚或代人受罪受死,歷代以來,耶穌的十架成為英勇犧牲的象徵,也鼓舞激勵同樣的精神為主耶穌而犧牲。千百年來已有不可勝數的人興起接受了這個挑戰,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背起十架跟隨主耶穌而犧牲。

作詞者柯麗芬(Elizabeth Cecilia Clephane,1830~1869年)生於愛丁堡,新《聖詩》137首〈羊九十九倒啲平安〉也是她的作品。她的父親早逝,3姊妹居住於愛丁堡河畔。柯麗芬自幼多病卻行善不倦,把一切財物都賑濟窮人,因此當地人都稱她「小日光」,姊妹3人曾慷慨捐助慈善機構而贏得了「和暖的春光」美名。

柯麗芬愛好文藝,時常在兒童雜誌和當時最流行的靈修刊物《家庭寶庫》上發表詩文。這首〈佇主十架蔭影下〉原詩有5節,大多數現代聖詩集只選1、4、5節,成為現在的3節。第1節述說十字架乃心靈的歸宿;第2節好似親眼看到了十字架,思想自己的不配;第3節歸結到「事主、愛人、行道」的現實生活之中。這首詩是她受苦受難的時候寫的,然詩裡有一種堅強的信心,幫助信心軟弱的基督徒再次堅強起來。柯麗芬寫完這首詩不久後息勞,得年39歲。

調名ST. CHRISTOPHER,曲調是英國著名的音樂家梅克(Frederick Charles Maker,1844~1927年)所作,他出生於英國布里斯托(Bristol),在公理會任琴師28年,並任當地音樂學院的兼職教授和教會聯合會的聖樂指揮。他寫了若干大型樂譜、教會樂章、鋼琴樂譜和一首清唱劇《摩西在蘆葦中》(Moses in the Bulrushes)以及許多聖詩的曲調。新《聖詩》156首〈慈愛的父,所疼的主〉的曲調也是他的作品。

(作者為退休牧師、曾任新《聖詩》編輯小組召集人)

 
廣告/2023布聖誕樹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