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宛柔(WCRC實習生)
9月9日的漢諾威夜晚,很特別,每間教堂熱鬧著,原來整個城市被「漫漫聖夜」的音樂饗宴圍繞著。
2003年,第一屆「漫漫聖夜」(Lange Nacht der Kirchen in Hannover)盛大舉辦,至今參與的城市有法蘭克福、哈勒、漢諾威跟漢堡,約有4萬7000位旅人為了「漫漫聖夜」造訪這幾座城市。漢諾威信義宗教會與其他教會、基督教社群發起的「漫漫聖夜」,至今每年夏天,都會有60~70間教會加入,在那一天、那一夜,安排各項活動。
標語上寫著:「漫漫長夜等著你,除了睡覺,你還可以……」這個活動的起源來自博物館之夜與系列講座之夜,德國教會開始發想如何使擁有多樣與多元文化的教會團體,可以一起合作,同時又展現各自的獨特性。2016年,「漫漫聖夜」在夏末的夜晚由61間不同教派的教會,自下午6點到午夜12點不停歇,從文化到美食、從靜默到表演、從詩歌到政治、從脫口秀到靈修。
本次活動主題為「漢諾威與這個世界」,背後傳遞著德國社會努力面對「他者」而撐開教會的大門,描述現代人與世界連結的模式與看似接近卻遙遠的人際關係。群居的人們用電視和網路與他人連結,但,世界看似更接近卻依舊存有對「他者」的恐懼。每個人對於陌生「他者」的原始反應常帶著懼怕,這對基督徒來說,卻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挑戰。我們持續不停地讓自己與陌生的「他者」連結,從陌生到熟悉,與自己迥異的鄰舍相處。
「漫漫聖夜」邀請大家走在「同一個世界」的旅程,挖掘「自身」與「他者」間應和、拉扯的容納度,一段從「阮」到「咱」的「一個世界」旅程。「漫漫聖夜」是一條隱藏的旅程,城市的各角落能發現世界各地的音樂饗宴。有非洲鼓、交響樂,有歐洲各地的年輕爵士音樂家,有難民組成的國家合唱團(Chor der Nationene),也有拉丁美洲音樂夜,使你駐足在一個地方卻能體驗到全世界的音樂饗宴。
漢諾威唯一一間改革宗教會Ev. Reformierte Kirche也參與在其中,從6點到12點間不停歇的活動安排之下,我竟難以忽視對下一個音樂演出的好奇心,我也一直待在同一間教會。這當中有個時段令我特別享受,便是教會的同工把來自蘇格蘭的愛俄拿共融社區(Iona Community)的詩歌引介給聆賞者。
愛俄拿共融社區的詩歌,是透過蘇格蘭克爾特人的文化藝術創作的基督信仰詩歌,富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愛俄拿詩歌「沒有固定的風格,因而趨向普世性。它們是詩篇,聖詩及靈歌(多以傳統歌調、民謠曲調為音樂基調,也多創新之旋律、節奏與和聲)」。短短一小時,領唱的同工、樂手,帶領會眾,陌生的旋律,越唱越熟悉,這樣一起唱,是敬拜,來到上主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