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曾於2012年發表「修改軍公教人員退休金制度,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牧函,肯定1960、70年代因著公務人員的薪資偏低,為讓其退休後不用擔憂基本生活而設立「退休軍公教人員優惠存款」的用心,同時表達不認同中國國民黨在威權統治之下濫權、擴權的「優惠存款」。
改革的列車好不容易啟動,卻引來軍公教退休及從業人員極大反彈,甚至不惜發動激烈抗爭,展開接力絕食、包圍年金改革會議現場等,讓人感嘆積弊已久,改革大業千頭萬緒,各方利益交錯複雜,執行起來困難重重,執政者如臨萬丈深淵,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摔得粉身碎骨,卻不能停止前進。
事實上,各種議題都是如,過於急躁往往導致無法達成預計的目標。面對改革的困難,教會秉持信仰立場,應追求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扮演安定人心的角色。因為教會的存在,乃是為了帶來平安,而非使人心更加不安。教會所要做的,應該是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不是使人相互對立、彼此仇視。
民數記13~14章記載,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後,打發12個探子去窺探迦南地,見證那裡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然而迦南地的人民強壯、城牆高大,10個探子都不敢貿然進入,只有約書亞與迦勒表達對上主的信心,向百姓訴說「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把地賜給我們 。」
以色列百姓在聽到回報的消息後,因信心不足,切齒埋怨,甚至想要拿石頭砸死報喜訊的兩人。這時耶和華突然顯現,對摩西說:「百姓藐視我要到幾時呢?我在他們中間行了這一切神蹟,他們還不信我要到幾時呢?」為此以色列百姓付出代價,在曠野流浪40年,直到報惡信的,以及惡會眾死了為止。
上主的時間表,人心難以測度。當有一天探子傳來喜訊,報告那上主所賞賜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還是因為畏懼那裡有強壯的本地人、高大堅固的城牆,就裹足不前,甚至因此大發怨言,甚至想要拿石頭砸死報喜訊的人?
在對上主失去信心的時刻,以色列百姓質疑「耶和華為什麼把我們領到那地,使我們倒在刀下呢?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擄掠。我們回埃及去豈不好嗎?」更討論「我們不如立一個首領回埃及去吧!」這是今日基督徒最好的借鏡,基督徒用敬虔的心敬拜上主,時刻準備迎接上帝國,然而當改變真的到來,基督徒們是否因為懼怕改變,反而大發怨言,直呼要「另立首領回埃及去」呢?值得眾教會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