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拉拉
多年前剛開放歐洲電影放映時,我看了一部法國電影,片名叫《編織的女孩》。劇中在理髮店工作的女孩與一個男孩相戀之後同居在一起。一天,男主角告訴女孩,他想要搬出去、探索新世界,女主角聽到後一副鎮定的態勢,船過水無痕般地同意了男孩的決定。
這齣電影的末了,鏡頭帶到男孩到療養院去看女主角。當仍愛著女主角的男孩,看見她見到自己時,沒有任何反應,只是不斷編織著毛衣,一句話都不說,他嚎啕大哭起來……。這部電影從頭到末了,相當的平穩、低調,甚至沒什麼起伏;但表現出來的張力卻那麼令人震撼:女主角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與她外在反應截然不同。她因為所深愛的男孩離去,備受打擊、封閉了自己。
許多人常說,以和為貴;和睦是相當為國人所看重的。然而,往往如同那位編織的女孩一般,在缺乏溝通或情緒表達下,外表看來一切風平浪靜,但實際上埋藏在內心的情緒,卻是波濤洶湧。這種表裡不一的矛盾,所結的果子是虛假的和睦。當我們放任沒有平安的心隨著情緒亂竄時,容易造成更大的不安與反撲。
猶太文化與以和為貴截然不同,發問、質疑、溝通,甚至爭辯,都是司空見慣的事。以色列孩子從小在這樣開放、自由的家庭及正規教育氛圍裡長大,培養出獨立思考能力。這800多萬人口的小國,諾貝爾獎得主高達12位,軍隊成為戰無不勝的勁旅,也成為除了美國矽谷外,全球創業氛圍最佳的地區。
箴言4章23節提到:「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原來,真實的和睦要從人們心裡的認同開始的;表面上平和,心中卻不平,那樣的和睦是虛假的。我們若能學習以色列人的智慧,在與人溝通上下功夫,直接達成共識、尋求表裡真正的和睦。如此,人們不僅能省掉生悶氣、講閒話的精力,人生很多彎甚至都可能不會錯轉了。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