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以愛之名:打造24小時all in one長照服務

伯拉罕共生照顧基地

「在家安老」是多數銀髮世代的心願,台中市和平區達觀部落的伯拉罕共生照顧基地為了走得更遠,串連部落力量,為重症與失能長者實現在宅終老的夢想。

採訪◎周玉文

「Darling(親愛的),你起來,要去吃飯了。」

「好,來吃飯了!吃飯了!」

「Darling,妳也來,要吃飯了。」

台中市和平區達觀部落的伯拉罕共生照顧基地,83歲的張永林一邊對著鄰座三名同伴吆喝著,一邊奮力地撐著手杖從木椅上站起來。他的白髮剪得服服貼貼,配上潔淨的白T恤、黑長褲,在灰撲撲的陰雨天中看起來格外俐落清爽。

年屆八旬的基地成員。

「他看到誰都叫darling,」站在門廊上照看老人家行動的居家照顧服務員、張永林的姪女張秋琴笑著解釋:「在這裡,每個人都是他的darling。」此話一出,張永林臉上熱情的笑容微斂,他略帶靦腆忙不迭強調:「大家都是好朋友嘛!」

這是個典型的夏日,西南氣流帶來驟雨,打亂伯拉罕基地的作息,好幾名復康巴士每日例行接送到此處的長者都選擇留在家裡。張永林和他口中的「darling們」則是不畏風雨照常報到,不過,幾個月前的他可是和「健人就是腳勤」完全沾不上邊。

張秋琴說,她費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張永林勸來伯拉罕基地。起初,張永林推託的理由是覺得一個人在家很自在,去了基地就要被管東管西,「好不容易把他請來基地,第一回體驗,基地裡大大小小的darling就讓他再也回不去了。」

年輕人打工換宿

張永林有20幾個孫子,週末回到部落時總是熱鬧無比。而今他在伯拉罕基地找到相仿的氣氛,讓他在漫長的週間不再白天無聊到睡翻天,半夜卻清醒沒事做。

在伯拉罕基地,三名趁暑假自告奮勇在伯拉罕基地「打工換宿」的年輕人成了張永林的孫輩。20歲的賴宗裕和19歲的賴震承自稱大賴、小賴,兩人是逢甲大學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的學生,透過助理教授汪浩牽線來到基地。

「這是一場誤打誤撞的機緣。」賴震承說。今年5月,他參加汪浩帶隊參訪彰化縣鹿港鎮的行程,提起暑假去墾丁打工換宿的計畫。汪浩一聽就說:「去什麼墾丁,改成伯拉罕。」當下賴震承決定打掉重練,並邀好友賴宗裕同行。因為他寫過部落的企劃案,知道在部落可以有更多學習的機會。

16歲的陳可官則是平時在台北念書的部落青年,受到身為居服員的媽媽鼓勵,主動致電伯拉罕基地創辦人林依瑩,表達做志工的想法。林依瑩說,她原本以為陳可官只是玩票性質,就讓他來參加窯烤活動,幫忙生火。「沒想到他認真地找了五個朋友來幫忙,把當天的活動搞得熱熱鬧鬧,大、小訪客都很開心。」

部落志工。

挑戰重症共生願景

事實上,這正是伯拉罕基地期望實現的願景之一:以部落長者為中心,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各方面的全人照護。不過這還算是相對容易的任務,林依瑩更想挑戰的是難度更高的「重症共生」,也是超高齡社會的重要議題。現下各界對共生的概念源自日本工作型日照中心「宅老所」,「好像在社區推動一些特定做法就叫『共生』。」林依瑩說,她做社會工作超過20年,覺得重症共生更應該落實。

部落共生派對。

林依瑩說明,政府推出的長期照顧服務,6000多個執行單位大半做不到24小時全功能(all in one),「但這才是許多無法下床的重症病患需要的照護。」如今,居服員一天巡點一次,可能就只能為重症病患更換一次尿布,「連低標都稱不上。」重症病患的家人若想讓病患得到完整照顧,最有效率的做法是送安養院,但是每月收費高達六位數,往往導致許多家庭被壓垮。

長期以來,林依瑩不斷構思各種彌補政策不足的解方,在天時、地利、人和俱到位下,終於2019年12月4日成立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設立伯拉罕基地。

林依瑩不諱言,2016至2018年擔任台中副市長的歷練成為她募集資金、資源的養分。她因公之便結識台中市東勢區維恩耳鼻喉科診所院長傅華國醫師,以及推動高齡創新的銀享全球公司護理主任梁娟娟,因而促成居服、居護、居醫三方合作。

動員社區共同照護

伯拉罕基地的重症共生運作模式,是讓有意願擔任居服員的社區民眾接受銀享全球提供的專業護理訓練,並考取證照。每一名需要24小時長照服務的病患都列出專屬班表,讓所有居服員可以在任何一張班表的空白時段填上名字。原則上,居服員可利用閒暇時間服務,但現實是難免有冷、熱門時段,伯拉罕基地為避免班表銜接不順,必要時會介入協調。如此運作一段時間後,病患若經醫師評估可以拔掉三管,即鼻胃管、導尿管、氣切管,病患便得以脫離臥病在床的生活。

即使缺乏專業醫療知識,光是聽到拔掉三管也知道難度極高,不過,伯拉罕基地硬是做到了。而且,第一個實驗個案就創下兩週拔除鼻胃管、返家第七週拔除氣切管的紀錄。

安寧個案服務。

被暱稱為「氣切阿公」的林伯山,從流感惡化成肺炎,再因感染被迫氣切,往後一年間失能程度直奔最嚴重的八級,輾轉被送到護理之家。久病不癒加上天價醫藥費,讓他好幾次寫下「不想活」的念頭。

2019年,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台灣原住民教會雙崎教會師母潘嘉玲向林依瑩求助,希望如林伯山所願,讓他返家照護。林依瑩於是先帶頭考取居服員、社工師和個案管理師的證照,加入台中市新社區的洪幸雪居家護理所,接著和其他五名考到證照的部落族人一起啟動這項實驗。

林伯山的居家照護可說是勞力密集的大工程,清醒時每兩小時要抽一次痰,入睡後每四個小時抽一次,外加管灌、洗澡、上下床等各種環節。這批新手居服員戰戰兢兢,竟繳出令傅華國嘖嘖稱奇的成績單,也讓原本持觀望態度的族人生出信心。

更重要的是,病患支出驟降。依照長照給付最便宜的陪伴項目一小時350元計算,24小時全天候照顧一個月的費用高達25萬元。儘管伯拉罕基地將自費總額度壓至近9萬元,但林伯山是低收入戶,仍無力負擔。因此伯拉罕基地最終每個月只酌收1萬元,再向外募款,尋求資源彌補不足費用。直至他拔管,一年自費總額不到20萬元。

「友雞」生活療癒身心

這巨大的落差就是林依瑩推動這場前瞻性實驗的成果,從無到有建構社區互助的自費生態圈。不只重症病患和家屬受惠,更可以創造部落的就業與創業機會。林依瑩舉例,以就業來說,有個單親媽媽原本打零工每月賺1萬多元,自費付6000元上課,拿到領照後,就算只是兼職,每個月也可以賺到3、4萬元。以創業來說,2019年伯拉罕基地還在興建,夥伴聽到台南社會企業「食二糧」創辦人楊環靜宣導長者養雞有益身心的演說,於是拉攏團隊合作,引進「友雞」生活計畫。

友雞蛋。

林依瑩說,楊環靜要求專業,整個流程很「厚工」,光是整地就評估了半年,因為不能打藥。但事實證明,嚴格把關是對的,雞農原本依規定每天回饋六顆蛋,但是健康的母雞生產力勃發,遠超過要求。另一方面,「友雞」生活計畫更重要的宗旨是療癒身心,據說有獨居、酗酒又行動不便的長者從抗拒到接受,最終養出心得,不但從此不再到處找麻煩,收入穩定下來後,更生出信心,變成廣結善緣的模範。

林依瑩。

目前伯拉罕基地全職加兼職的居服員共約有52名,以平均一名居服員照護五、六名長者的平均量能計算,約莫可以服務300名長者。「伯拉罕」取自泰雅語plahan,意思是「烤火、互助、興旺」,林依瑩說,希望可以再號召更多居民參與,自力照護整個和平區1萬多名的住民,讓伯拉罕基地可以名副其實,世世代代薪火相傳,彼此互助,不斷興旺。

延伸閱讀:【特別企畫】以愛之名:大安溪一姊,把氣切阿公帶回家


相片提供/伯拉罕、周玉文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