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壽全
「忠誠」與「背叛」,眾所皆知,是評估品格與德行優劣的重要指標。
一般所謂「忠誠」,指的是下屬對上司或學生對師長等的狀況。不過,廣義來說,對朋友信守承諾,對感情始終如一,或對理論勇挺到底,都可說是「忠誠」的表現。「被忠誠」的,無論是實質的人事或抽象的觀念,當然都有其堅固具體的理由。但「忠誠」基本上講究的是彼此的「關係」,其所向周邊引發的效應,就非「忠誠」的德行所能全面承擔的了。
所以,有人忠誠是帶著智慧,裡外都受到稱揚與肯定;有人卻因護主心切,自我犧牲精神固然讓人感佩,卻很拙劣的冒犯許多無須得罪的人,肇致主子也遭牽累,只能說是「愚忠」了!不過,要談忠誠,人是比不上犬的。犬類並沒有所謂品格或德行可言,天性就是如此,人類竟需要計較誰忠或不忠,實在汗顏!
相對於忠誠的極端是「背叛」。歷史上,從忠臣變叛將的例子不勝枚舉,知名的包括如呂布背叛董卓,張邈背叛曹操,布魯特斯背叛凱撒,蘭斯洛特背叛亞瑟王等。人類社會,每天都有背叛故事在上演著。有為功名利祿而背叛,有為利害關係而背叛,也有為保護愛人而背叛的。雖然就字面看,「背叛」較難得到好評價,但也非總是如此,因為有些「被背叛者」暴虐或素行不義,背叛結果是替天行道,拯苦救難,所以也有正面與積極的意義。
某種職位,繼任者將前任施政的策略或計劃,部分或全盤予以封阻或推翻,當然是不折不扣的背叛;前任者如今遭到打壓,逢人抱怨,必可獲較多同情。問題是,前任者有否捫心自問省思過:所曾傾力提攜栽培的繼任者,為何要如此待你?前任若只想著繼任忘恩負義,那就只好繼續抱憾終生下去了。其實前任需要有人點醒,他當任時,有否太過強勢跋扈?是否曾霸凌、輕鄙或未善待繼任者的情形,繼任者一旦掌權,要如何回應,就看他在恩怨之間,取得的平衡點落在何處了。
史上最廣為人知的「背叛」,當非「耶穌受難」的事蹟莫屬!門徒猶大為了錢出賣耶穌;耶穌受審時,門徒彼得3次不認他!猶大應是代表人類的貪婪與短視,彼得則象徵信徒一時的軟弱或跌倒。無論如何,這一切都在耶穌的預料之中,祂為人類代受懲罰而被釘在十字架上,以寶血來洗刷人類的罪惡。
(作者為馬偕醫院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