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主耶穌

◎李景行

新《聖詩》125首〈美妙主耶穌〉(Fairest Lord Jesus, 中譯:美哉主耶穌)這首詩把自然之美和主耶穌的榮耀融合在一起。這首詩有許多不同的傳說,有人說是12世紀十字軍東征時德國武士們常唱這首詩,因而被稱為〈十字軍之歌〉。也有人說是出自德國天主教耶穌會使徒(Jesuit),原有6節,拉丁文標題為〈Suspirium ad Jesum〉。也有人說是德國敬虔的信徒前往耶路撒冷時,常在旅途中唱頌。

根據《聖詩辭典》(A Dictionary of Hymnology)編著者朱利安(John Julian)說,本詩最可能為「格拉茲」(Glaz)地區的居民口頭朗誦記錄下來的。格拉茲為西里西亞(Silesia)的一座城,在布拉格(Prague)東北一百英哩。當1620年最初的宗教改革者約翰胡斯(John Huse)的跟隨者被迫從波西米亞(Bohemia)驅逐出境時,便集居於捷克與波蘭的邊界格拉茲(胡斯的故鄉)過著簡單的原始生活。

胡斯與他的跟隨者撇棄了舊教的種種禮儀,回到大自然,從美麗的原野和翠綠的青草地,從初昇的朝陽和清妍的月夜,聯想到主耶穌更美麗、更皎潔的聖容,以及主耶穌的光華照耀天上人間的美景。他們維持新教信仰和唱詩的傳統,這首可愛的詩,可能就是當地的民歌。這種關於耶穌簡單的思想,和對大自然天真的反應,使本詩不但適用於大人,同時也適用於兒童。

這首詩的曲調原為西里西亞的民歌改編而成,是美國音樂家兼新聞記者威利斯(Richard Storrs Willis, 1819~1900年)配以和聲,並有聲有色的描述「德國的騎士們在前往耶路撒冷的沿途」唱這首詩。1862年用此調作十字軍進行曲的一部分,故用CRUSASER’S HYMN(十字軍聖詩)為調名。威利斯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1841年任美國貝多芬學會主席,後到德國學習音樂6年,是著名音樂家孟德爾頌的學生。返美後從事文學與音樂工作,曾主編《音樂世界》雜誌多年。

(作者為退休牧師、曾任新《聖詩》編輯小組召集人)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