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欣怡
這在日本是一個很特別的海外志工旅程,回想起這兩個禮拜,我最難忘的就是我所遇到的每個人,每個故事,透過在工作中與人真實相遇,感受故事後的心境。
當我站在高處看著遭海嘯破壞之處,放眼望去只剩一片雜草時,內心有很大的衝擊,眼淚滾滾落下,這裡的居民,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艱辛,我無法想像。而當我有機會接觸當地居民時,我看到了他們的堅持、堅守這塊土地上的故事,他們不讓這個地方的故事消失,講給更多的人知道,每天也沒有皺著眉頭過日子,在談笑之間露出滿足的笑容。
日本志工工作不求快,慢慢地去做,重要的是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工作中我慢慢學習,慢慢體會。記得有一天我去佐藤先生家幫忙拔草,因為他有點重聽,所以跟他講話都要特別大聲。他分享了當時海嘯來襲,家裡的嚴重災情,但他並沒有沉浸在悲傷中。我們除了幫他除草務農外,也幫他洗家裡的窗戶,跟他相處起來就像跟自己的阿公在聊天一樣,我很喜歡這些人與人之間坦誠與真切的相處。
災後有些人持續住在組合屋裡,而政府規定組合屋只能住到明年的春天,這對他們來說是三次傷害,因為天災被迫遷居到簡陋的地方,好不容易安頓下來,與同難的鄰舍建立的友誼關係又將被打斷,雖然可搬到環境舒適的復興住宅,但對老人家來說,重新適應又是一大挑戰。有一天我在復興住宅發傳單時,遇到一個阿嬤,她跟我分享她剛搬到復興住宅,但因為背痛很少出門,不像原本住在組合屋能跟鄰居打成一片,她告訴我,她很孤單、沒有朋友,我聽了很鼻酸,這裡還有很多的靈魂需要我們用更多的愛跟耐心來陪伴。
我感謝上帝讓我有機會參與這趟志工行,讓我知道自己已然是個很幸福的人,應該要更懂得知足,看看我所擁有的,疼惜我身邊的每一個人,仔細把握每個當下,陪伴我所能陪伴的人,寫出屬於我們共同的故事。(作者為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