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在地、越國際

◎張亦婕

從朋友那得知「從阿克拉到太陽花──翻譯工作坊」的消息,剛開始對此活動並無特別接觸與認識,正巧行事曆上沒有特別的安排,於是便決定參與。參與的初衷很單純,一是想透過參與更熟悉翻譯的相關技巧,二是因為自己對於「翻譯」與「土地議題」、「經濟正義」此三者之間的關係和發展脈絡並無太深刻認識,想藉此了解。

「好的翻譯不單單只是字詞間的轉換,而是透過翻譯我們能夠同時掌握兩個世界,並嘗試著消除國與國之間的界線。」工作坊的分享者蘭雅教會連振翔傳道,他一再提醒我去思考在翻譯的過程中,不要單用自己的思維去假想情況,更需要去理解雙方的背景和處境。連傳道也分享了他過往參與的普世歷程與翻譯間的關係,誠如他說的:「上帝宣揚教義總是從翻譯開始。」

鄭凱榕小姐也與我們分享她在318學運中擔任翻譯、為台灣向世界發聲的歷程。我從中體認到當大家擁有同一信念時,力量是巨大的。學運透過團隊合作將第一手消息譯成多國語言對外發布,但運動結束,各自回歸現實生活時,卻因彼此時間有限而無法延續這個發聲機制。凱榕鼓勵我們身為長老教會的青年,因為擁有共同的信仰,我們能團結地找到為這塊土地奉獻的信念。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副主席盧悅文的分享,更是讓我反省所謂的普世關懷,並不是一定要透過出國才能達成,普世應該是要讓自己與土地連結,當我們越了解自身,我們才能將對的語言傳遞出去。

工作坊結束後我思考了許多,也意識到不該以狹隘的二分法區分事情。當我們願意委身與這個世界有連結,感受每一件事情的脈絡,謹記信仰前輩有遠見的忠告,不管小事或大事總要保守自己的心思意念,這樣的翻譯,就不再只是翻譯了,翻譯也可以很普世!

(作者為長老教會青年)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