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源
剛泡好咖啡,看著照片,路上無車無人,夜深無聲。沉默太久,感觸也太大,我想該是和大家清楚說幾句話的時候。
為記念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150週年,今年10月6日,總會幾位同工與台中中會、中布中會同工,隨著兩位布農勇士背重達26公斤、貴重紅檜木製成的十字架,一行38人由塔塔加開始沿著碎石斷崖山道,向玉山山頂出發。
經過迴腸般的小徑,下午5點終於抵達海拔3402公尺的「排雲山莊」。卸下裝備,山莊提供的晚餐雖然簡易,卻是難得可貴。用過晚餐準備休息,幾位同工開始出現高山症的徵兆,隨即在醫療站內接受高壓氧照護。
山莊晚上8點半就熄燈,走出屋外抬頭一望,布滿在頭上的滿天星斗,狀似隨手可得。經過一天操勞,加上低溫,沒人敢多擷取這樣的美景。9點不到,就躺平在床上準備迎接明日的攻頂行程。
我們一行人約好兩點起床,吃過早餐,兩點半出發。沒想到其他團體,有的1點不到就起床集合,一團一團陸續接著起床,有的昨晚伴著炊包子聲睡個好眠,有的則被重機聲吵得輾轉難眠。
海拔3000公尺上的高山,沒有明亮的路燈服務。每個人頭上束著小頭燈,有如一隻隻在深夜隱隱發亮的螢火蟲,隨著嚮導的帶領,踩著碎石,拉著山壁旁的鐵鍊,以Z型向山頂前進。天色漸漸亮,視野漸漸開闊,感嘆著上帝的鬼斧神工,也看到雙腳下的斷崖險境。越接近主峰山頂,氣溫越低,風勢越大,每一步越小心。雖然有團員出現高山症狀,邊走邊吐,但沒有人中途放棄。清晨5點半全數登頂,小小的主峰腹地已經有許多登山客在上面,沒人指揮或爆粗口,大家皆紳士淑女地依序與主峰石碑合影留念。有的人,看到十字架上山頂,激動地要求也要跟十字架一起來拍照。在其他團體、登山客拍照時,我們在旁舉行禮拜,唱詩歌、為台灣禱告,最後以布農族勇士的八部合音結束。禮拜結束後,才開始團體、個人拍照。
在標高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十字架如何能抵禦大風矗立起來讓大家拍照呢?眼尖者,看那張十字架在玉山的獨照時,一定有發現,在十字架的底部,主峰的石碑後,出現個背包線條。原來那是我們有位同工頂著3度低溫,隱身在那裡,將十字架撐住,十字架矗立在玉山的英姿照才能完成。
十字架是救贖恩典的記號,這恩典是由耶穌基督為人擔當苦難來完成的。十字架因著人隱身在後矗立在玉山上,讓這記念耶穌基督救恩的記號,在台灣與東北亞的最高峰顯出榮耀。我們每一個在救恩下的基督徒,不也是要隱藏自己、捨棄自己才能走在十字架的道路,讓耶穌基督在我們身上顯出榮耀嗎?
10月25日,為記念宣教150週年舉行的「薪火相傳差遣禮拜」。來自台灣各地的長老教會,齊聚在台南體育場,為上帝在台灣的恩典一同敬拜。然而,在禮拜中卻因著政治人物的來到,奉獻中途,司禮者穿插報告,要大家鼓掌歡迎,再唱奉獻詩、做奉獻禱告。總幹事報告時,請政治人物致詞,致詞後,政治人物先行離開,還要大家齊喊「凍蒜」。讓一場尊主為大的禮拜,失格為尊崇人的聚會。
同一支十字架,也在會場的中央處。對比玉山上的情景,一個,因著人隱身於後,矗立在眾高山上顯出榮耀;一個,因著人被高舉,變得微小。不勝唏噓! (作者為台中民族路教會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