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本末顛倒了

◎許隼夫

《台灣教會公報》3330期公報廣場刊登〈什麼是兒主教師最迫切需要的裝備〉,我非常認同與感慨。

35年前,我在美國華府牧會時,遇到教會會友主張兒童主日學要用台語教學,理由是為要保存台灣文化;而我當時提出反對,花很多時間與功夫說明才平息爭論。

我反對的理由是,主日學是要教導信仰的學校,不是語言學校。美國台語教會主日學學生的第一語言是英語,台語雖然是他們父母的母語,但卻是他們的第二、第三語言。如果主日學校用台語教學,將必事倍功半,因為他們不能全聽懂福音信息,信仰難以建立。

而我主張教會週報用台語文撰寫,主日學用英文教學,也建議會友在家中多使用台語溝通、交通。後來教會開設文化學校,教授台語與台灣文化,也定期舉辦教師培訓,使教師們的教法更新、進步。如此作為,奠定華府教會從兒童主日學造就、培養、建立信仰的根基。事隔35年,看見今日台灣教會仍爭論這個議題,感到非常遺憾。

在主持海外亞洲宣道會(OAM)時,曾帶領幾位基督教教育專家來台,介紹一個嶄新、創造性的基督教教育法「意象教育」。在課程中,基督教的教育是開啟基督徒與教會發展的鑰匙,每週只參加1個小時主日禮拜是不夠的,用主日學時間教台語,屬靈生命更難生長。

基督教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教導信仰真理、塑造靈命。有使命的教育事工和有裝備的基督教教師,才能使基督徒的信仰不斷更新、成長。

(作者為海外宣道會主席)

廣告/2023布聖誕樹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