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人
今年1月25至30日參加神研班研讀羅馬書,使徒保羅強調上帝的信實不僅在猶太人,也臨到希臘人、外邦人,上帝拯救的義不分族群、性別、階級和身分。保羅費盡苦心,為要消除猶太與外邦基督徒的隔閡,解決信仰團體因律法禮儀、習俗文化、族群身分、權力階級產生的分裂危機,力促眾人在基督裡合一,建立團契以推動宣教。
保羅強調,「若是可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馬書12章18節),基督徒團體要謙卑合一、彼此和睦,才能夠在羅馬帝國統治的處境,活出「因信稱義」的見證。
無獨有偶,神研班期間看到《台灣教會公報》3335期「從信仰體制論南北大會爭議」的報導,部分中會籌組「南部大會」,總會舉辦「從長老教會體制大會問題」座談會,但「南部五中會聯合會牧長多數未出席」。驚覺教會分裂危機,不僅發生在保羅撰寫羅馬書的時期,更可能發生在今日長老教會,令人憂心!
既然所謂「南部大會」指出成立大會是為「落實分擔總會事工、強化中會功能」,然而總會舉行座談卻又缺席,儼然是消極抵制,這樣如何分擔事工?費心成立大會,何不多花心力落實與強化中會本身的宣教事工?舉例來說,各中會若都能在各地舉行「神研班」,不必全由總會統籌,讓讀經運動遍地開花,才是真正「強化中會功能」,而不是透過設立「大會」,反造成組織複雜化、消耗資源。
神研班結束後發生大地震,長老教會全力救災。保羅在羅馬書呼籲外邦信徒為耶路撒冷賑災奉獻,保羅如同「總會」提出呼聲,收信者像是「中會」配合執行。若沒有總會第一時間統籌、中會配合,地震賑災事工就不會順暢。
「南部五中會聯合會」若功能有限,又何必成立「大會」,使教會陷入分裂危機?保羅書信再三提醒基督裡的合一,對現在的長老教會是當頭棒喝。但願少數牧長,不要因權力與私心操弄組織,「不要被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章21節)。
(作者為長老教會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