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任
最近一支麥當勞廣告,被護家盟拿出來大作文章,只因為廣告裡有個橋段是男生向父親出櫃。撇開護家盟除了專挑同志議題打,其他家庭議題或公共議題都不在乎的選擇性關心,本身就是不及格的態度不談。護家盟和教會界反同者那套「我絕不會接納你但卻愛你」,本身就充滿矛盾與荒謬,更違背耶穌基督的恩典救贖精神。
神的救恩是這樣,耶穌替全世界的罪人上了十字架,以自己的性命買贖了罪,然後救恩就擺在那裡了,不分性別年齡種族膚色階級文化……,沒有任何條件,不用做功德或買贖罪券來交換,不管你有沒有犯過罪或是什麼身分,只要真心認罪悔改,並且公開承認耶穌基督是自己的救主,救恩就臨到了。
死不悔改會怎樣?至少末日還沒來的時候不會怎樣!上帝給人一生的時間去面對是否悔改的問題,祂不在人的生命終了之前就預作審判,也不在一個人的生命還沒到末了時,就先懲罰、甚至收了他的性命,祂唯一會做的只有持續的愛,盡力讓這個人看見神的恩典(這個具體實踐,就是在地上的所有基督徒與教會的責任)。
簡單來說,救恩沒有任何但書、沒有任何條件,只要人願意真心誠意地悔改,即便悔改後,偶爾犯罪甚至常常犯錯,只要願意回到神面前悔改,救恩都是有效的。
神的救恩,以「擁抱神學」的比喻來說明最是清楚。神率先對罪人敞開雙臂,露出自己最脆弱的部分,迎向罪人,企盼罪人也敞開雙臂,將自己最脆弱的部分暴露在神面前,然後雙方擁抱,彼此問安、和好與合一。
可是護家盟和反同基督徒的態度正好相反,他們認為同志得先拋棄同志身分,才配接受救恩,悔改才有用。也就是說,這些基督徒在悔改上預先加了條件跟資格,不符合者就排除,但嘴上卻還是說「我們還是愛你們的唷!」這聽來是何等諷刺?
神的聖愛到底是什麼?愛不是情緒或修辭,而是行動,是忍耐,是不求自己的益處,是委身。
反同基督徒與護家盟嘴巴上說愛同志,實際上卻是剝奪同志的生存權與公民權,試圖把他們擠壓到社會的邊緣角落,這是耶穌基督的愛人如己的鄰人之愛嗎?
我不懂拒絕接納一個人的特質,要怎麼能夠說自己是愛這個人?明明是排斥推開卻要說是愛,是在玩修辭學的詭辯術中的偷換概念定義嗎?
神的愛是沒有條件的完全給予,而且是先給,無論人要不要都擺在那裡了,跟護家盟那套「我絕對不接納你的同志身分但愛你」完全不同。
不知道誰能讓護家盟那群只會針對同志的基督徒閉嘴,這些人的言行舉止根本沒有見證耶穌基督的愛,只是把還不認識基督的人推離耶穌與十字架的救恩而已!
自以為義,自以為能夠代替上帝,審判世界上某些自己看不順眼無法接納的人,才是偏行己路,最遠離耶穌基督教導的人,儘管這些人嘴巴上一直喊著主啊、主啊,說著阿們、阿們,愛啊、愛的,都只有嘴巴的潔淨而已! (作者為景美浸信會會友、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