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ui’e Yasiyungu
「あ 麗しい フロクスの花よ 君に捧げる 山山を越えて」,由二二八受難者高一生作曲的《長春花》在半世紀的沉默後,重新向鄒族說話。
今年2月28日,該首曲子在tapangʉ(阿里山達邦部落)的廣場上被高唱。出生於tapangʉ的高一生和湯守仁、汪清山、方義仲等13人被國民黨政府認定為直接參與二二八事件,是反政府的異議份子,在1954年2月,以「湯守仁等叛亂及貪汙案」被論處並於同年4月被處決。湯守仁(鄒族樂野,1949~1952省山地行政指導員)、高一生(鄒族達邦,吳鳳鄉鄉長)、汪清山(鄒族樂野,縣警察局巡官)、方義仲(鄒族達邦,達邦村村長)、林瑞昌(泰雅族,省府諮議、省參議員、山地建設協會理事)、高澤照(泰雅族,巡官)等6人被判處死刑。武義德(鄒族樂野,樂野村村長)、杜孝生(鄒族達邦,衛生所主任)、武義享(鄒族樂野,溪口、樂野、竹崎等國校教員)、廖麗川(漢人,吳鳳鄉公所森林幹事)、范丁南(漢人,樂野國校校長)、盧福基(漢人,吳鳳鄉經濟股主任)、葉高尚(漢人,吳鳳鄉公所經濟課長)等則分別被判處無期、15~10年有期徒刑以至3年的感化刑責。
受難者家屬失去了家中的經濟支柱等同成為隱形受害者,同時,整個鄒族社會也失去了領袖。從此,國民黨政府以監視族人、受難者家屬等方式控管鄒族,一直到解嚴後才停止。鄒族不僅只能對於國民黨政府之政策及治理持服膺屈從態度,更將鄒族菁英被判決一事視為禁忌,成了不能說的祕密。
鄒族區會在每年都受邀一同參加嘉義中會舉辦的二二八紀念禮拜,直到2014年,鄒族人首次舉辦相關紀念活動。高英傑(高一生之子)、湯進賢(湯守仁之子)、江榮森(二二八文化館館長)策劃「鄒族原住民菁英受難60週年紀念座談會.音樂會」,並邀請講者進行座談。2016年,在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達邦社區發展協會、高英傑的協助下,嘉義市民管絃樂團暨合唱團特別舉辦創作展、史料展及音樂會,記念鄒族菁英為這塊土地與族人奮鬥犧牲。這是首次阿里山部落舉行二二八記念活動。音樂團隊有Mo’o Nsooana(汪啟聖)牧師帶領的達邦教會和特富野教會聯合詩班、達邦部落青年莊瑜姍與楊文豪的吉他二重奏、長號演奏家高崇文(高一生孫子)。當天參加音樂會的族人不多,但相信這是鄒族轉型正義的第一步。歷史不能被遺忘,願犧牲者與受難者家屬同得到安慰,在主的愛中和解。
(作者為長老教會原住民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