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根本地的普世事工

◎葉景安

筆者第一次代表總會參與國際活動,是2000年以嘉義中會大專幹事的身分參加亞洲基督教協會的亞洲普世課程。當時在地方基層服事的筆者,仍把普世事工看作是高層的專利,就算國際活動中有許多社會議題的討論,但總感覺與基層教會及中會的宣教有距離感。

兩年半前開始參與總會的普世關係委員會各項事工,一直往讓普世事工與中會以及機構相關聯努力,並通過總會世界宣教以及國際關係在地方扎根,真正實現「oikumene──上帝所造世界中萬民萬物同屬一家」的理想。為了讓異象能夠具體凝聚成行動,總會普世關係委員會於2月25日在高雄宣教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辦「中會及族群區會普世事工研討會」,並以「釘根本地的普世事工」為題。邀請各中會及族群區會負責普世事工者與代表出席,並安排幾位目前在地區推動普世事工的牧長分享實際經驗。

研討會由總幹事林芳仲牧師分享在國際普世事工的挑戰為始,以綜合討論「中會普世事工的定位」做結。並安排3位中會/機構代表分享事工經驗,包括嘉義中會總幹事黃世偉牧師,實際從事在台外籍移工關懷服務的勞工關懷中心主任簡長榮,以及中部布農中會發起的馬來西亞沙勞越Iban原住民宣教事工。

在講者分享以及問題討論過程中,可以歸納出幾個大方向與大家分享:

第一,普世事工不該只是教會的國際外交,應該屬於整全宣教的一部分。所以,不該止於國際組織會議的出席,國外夥伴教會的聯繫,以及總會層級領導者的國際互訪,更重要的是跨國/跨文化之間宣教資源以及事工經驗的分享,以及全教會的參與。

第二,普世事工除了國際性的,同時也包含國內性的普世事工。例如在台東南亞移工及新移民,總會層級的東南亞夥伴教會關係,可以在人力資源(東南亞教會駐台宣教師)及訊息交流上與在地教會的東南亞移工/移民關懷事工連結。又例如總會參與的台灣教會合作協會(NCCT)跨教派對話與合作,其實也急需各中會以及族群區會在地方落實。

第三,透過差派宣教師從事國外跨文化宣教,是一領一宣教運動的目標之一,為著從過去接受蛻變成分享的教會,善盡普世教會一分子的責任。但國外宣教師的養成,事工資源的長期支持,除了總會相關委員會的策劃與支援之外,更重要的是中會的支持與配合,好成為國外宣教師有力的後盾。

第四,總會也必須思考如何建立明確的聯絡窗口以及程序,協助計畫推動普世/國際跨文化宣教中會/族群區會/機構,並在普世事工人才培育上,持續系統性與連貫性地推動。

期待未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普世事工,能夠通過總會、中會以及堂會宣教事工的更緊密連結,真正實踐「是普世的,並釘根在本地」的教會觀。  (作者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普世幹事)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