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回家唯一之路──西部能而花東何以不能

◎陳文奎

3月初在蘇花公路129.7公里處,發生滿載鋼材的拖板車,在通過轉彎處時,因失速或輪胎爆胎等原因,撞上一輛遊覽車,該遊覽車車頭被削去大半,造成2死28傷的慘劇。

蘇花公路在過去半年中,就發生百件車禍。花蓮地方人士呼籲政府應早日興建花東高速公路,以終結蘇花公路開通迄今多年來因雨季公路崩塌、落石、道路品質不良致生車禍,卻一直得不到正視。有識之士以為是複雜的政經因素,在暗地裡較勁使然。

「安全是回家唯一之路」的文字,常見於台灣各地。花東人士是我們的同胞,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亦和我們同等重要。何以我們只看見自己而看不見花東同胞半世紀以來的需求呢?全球像蘇花公路如此地質的道路都能開闢高速公路,花東也應該能啊!

由於天然條件極為險惡,雖然有所謂的「蘇花改工程」來改善經常崩塌及視野不佳易肇致車禍的路段,但這絕非治本的大計,而是權宜的措施。就長期的成本與利益評價而言,是一種無底洞的浪費。長痛不如短痛,何不建造高速公路,使得花蓮與台東兩縣有快速的公路連結網?使長年發生車禍傷亡的悲劇早日消去,實踐「安全是回家唯一之路」的理想。

花東由於天然條件與路況不良的阻隔,使得這塊美麗的後花園不受政客、財閥的野心所窺視,未遭過度開發,仍保有好山好水的面貌。因此當地人士,尤其是在蘇花公路喪命的遺族,在接受訪談時,一再的希望政府為了可貴的人命早日建造一條安全的高速公路,來代替蘇花或蘇花改公路,才能一勞永逸。技術上可行,為何不做呢?

各方的專家學者們表示,若將這條高速公路和台灣西部連結在一起,就政經、國防、社會等方面將有很大的裨益。然而花東方面卻有股「逆流」,暗中阻擋政府建造高速公路的決心。說穿了,還不是地方某些人士、團體等,為了自私的「利得」。正是「自我依戀」情結的表現,少數政治和生意的寡佔,多數花東人民安全回家的生活要求,竟成了不可得的長年遺憾。

「自我依戀」情結再加上花東同胞的選票不多,因此地方有識之士的眼光和為人命懇求有一條「安全是回家唯一之路」的理想,依然飄浮於高空中,無法早日落地實踐的惡夢,長年無解。我們期許有遠見的新一代民主領袖蔡英文總統和她的幕僚、內閣,能正視此一已逾半世紀之久花東同胞的期許,能在新總統就任後早日實踐。

(作者為台中市山海屯生命線會員)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