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名片加註族語名運動

◎To͘  Khiam-sùn

這次以參議員身分列席台灣基督長老教會61屆總會年會做委員會事工報告,開場就講了重點:「族群母語大家都覺得『重要』,可是大多數人都不『重視』。」

感謝主,從2014年推行「名牌、名片加註族語名運動」,今年已是第3年,總會年會名牌在鄭文仁牧師支持下,終於克服萬難,由教育與母語幹事承攬今年年會報到工作,「順利」完成名牌加註族語名作業。

為什麼要推動加註族語名運動?因為族群母語的推動,首先就是「族語名字、族群身分」的認識與認同。比如說,我是「To͘  Khiam-sùn」,這是家庭給我的族群母語名,其次我是「杜謙遜」,這是身分證上的中文名,兩者發音不同,意義也不同。當年會名牌加註族語名,一來可以自己的母語名字與所屬族群為榮,再來可以彼此認識,學習對方的族語名,增加多元族群文化的尊重,三來總會名牌也對各中區會及地方教會有帶頭鼓勵示範作用。

比起其他母語協會或團體在加註族語名行動早行之有年,雖然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起步算晚,不過我們是最大的台灣族群母語團體和教會,若能自覺這是有意義的復振母語方法,由教會影響個人,再擴大影響所接觸的社會各階層,相信好的影響力感染能量是極大的。母語推動除了認為很「重要」外,也要「重視」生活力行。  (作者為嘉義中會西螺教會牧師)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