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受挫力

◎洪欣萍

外甥平平這個暑假報名學游泳,為期一個月。就在8月初的某一天,教練教導複習蛙式的動作。練習了幾次之後,同期的學員都會做蛙腳的部分,只有平平還學不會。教練認為他不專心,所以沒有抓到重點,於是說了幾句重話,平平當下就在泳池裡哭出來。

他從泳池起來後,我立刻安撫他。平平哭得很傷心還全身抽搐,從來沒看他那麼難過的樣子。當下只能為他禱告,懇求上帝安慰他受傷的心靈。後來他的情緒有較為平穩,下午也沒主動再提及此事。當天晚上從娘家要回去時,問平平是否還要繼續上游泳課呢?他點頭並回答說:「要。」於是隔天就帶他去上課,下課時教練跟我說,平平比前一天更進步。

當孩子遇到類似的狀況,身為家長的你,會如何做決定呢?是當場去痛罵教練一頓,隔天就不讓小孩去上課了嗎?但對孩子而言,這真的是最好的嗎?孩童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此時家長的決定,會影響小孩學習的意願。建議父母先和孩子溝通,了解問題的癥結之後,再和師長討論後續的情形該怎麼處理。若不是師長的無理要求,而是孩子的態度或學習效果不佳,那家長就要思考再做正確的決定。就像這次平平的狀況,有人說可以改時間,也有人建議換比較不兇的教練。但後來平平的媽(我的小妹)認為教練的要求並沒有過分,還是維持原狀就好。於是平平就繼續學游泳,直到課程結束。

現在的年輕人常被說是「草莓族」,因為無法承受太大的壓力。但這會不會是上一代造成的呢?因為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就急著幫忙解決;一遇到攔阻,就幫他披荊斬棘,為他開一條康莊大道,所以將來小孩面臨困難時,不但沒有受挫力,更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們成為陪伴者而不是開路先鋒,在孩子們的旁邊默默守護與支持。而當他們有能力承受挫折和解決問題之後,就放手讓他們展翅高飛吧!

「然而祂知道我所行的路;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約伯記23章10節)  (作者為南港浸信會幹事)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