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豈可為了方便而擁抱尼尼微君主?

◎洪聖斐

梵蒂岡有意與中國建交由來已久,近日更傳聞雙方已針對最棘手的主教任命問題達成共識。儘管台灣現任副總統陳建仁先生是「耶路撒冷聖墓騎士團騎士」以及「聖大額我略爵士」,但在宗教政治的棋盤上,我國能使力之處甚少。

為了促成梵蒂岡與中國建交,香港現任天主教樞機主教湯漢上個月份曾在《公教報》撰寫8000字長文歌頌梵中前期協議是「人間對話典範」,並說「天主教會視中國人與中國的執政者同樣是追求聖善、公義等普世價值的朋友。」

主耶穌為世人捨命,並不因對象的種族、國籍、性別與社會經濟地位而有任何差別。「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3章9節)。中國人的靈魂自然也和你我的靈魂同等珍貴,教會理應全力搶救。然而,要說「中國的執政者同樣是追求聖善、公義等普世價值的朋友」,這恐怕不是無知,就是公然作假見證吧?

「聖」,是相對於「俗」的概念。在基督宗教裡,為了事奉主而分別出來的,才稱為「聖」。所以,舊約中充滿將人、祭物、房舍「分別為聖」。主耶穌說:「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約翰福音17章19節)。屬主的人,稱為「聖民」、「聖徒」。

中國的領導者有「分別為聖」嗎?為何說他們追求「聖善」?事實上,中國當局晚近幾年對基督信仰迫害日益嚴重。他們壓迫合法租賃空間給北京守望教會的業者毀約,逼使該教會會眾不得不在戶外禮拜,再以觸犯法律的理由將該教會的牧師和弟兄姊妹拘禁。其他的教會看不下去簽署1份陳情書,上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籲請全面檢討中國的宗教政策。「新樹教會的王雙燕牧師簽署這份陳情書後,公安就每週日駐紮在該教會的門口,有時甚至會闖入教會,檢查會友的身分證。這些會友的工作單位也會對他們提出警告並且施加壓力。」

晚近,中國在浙江等地更進一步壓迫教會,拆毀十字架,並毆打守護教會的基督徒。

以上種種,哪點像是「追求聖善」?

至於「普世價值」,那更是中國共產黨當局根本否定的。中國要的是其特殊的「中國模式」、「北京共識」、「中國例外主義」。「普世價值」被視為一種西方主義的包裝,不但並非中國統治者所追求的目標,更遭到鄙視、打壓。

違背事實,無視於中國迫害真理的,並非只有天主教香港樞機主教湯漢,台灣的新教教會也有不少牧長有類似的言行。中國需要聖靈的光照,然而教會扮演發光作鹽的角色,卻不可用假見證來討好中國當局。先知約拿奉命去尼尼微,留給我們的典範難道是說謊諂媚亞述君主呢?   (作者為傳道人)

廣告/2023布聖誕樹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