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二
我有個建議,對於長老會總會事務所應該要將「海外宣道部」從傳道部分出來。
有派遣海外宣教士(師)的國家,通常都有獨立的海外宣教部。在台灣我們的教會通常以教育性質的海外宣道部為優先,反倒少提及海外宣教的意義與真實的需要。
以目前的狀況來說,假如有個青年自願或是有來自神的感動要找海外宣道部,多數是因沒有對應的單位,而致無所適從。
過去,我到非洲是參加加拿大大學海外服務團。為避免爭議,我當時拒絕所有的宣教費用。雖仍收到許多未有海外宣教經驗者的誤會和輕視,但是神特別為我安排了一間在多倫多,非常有宣教精神的Little Trinity Anglican Church。他們認定我為這間教會差派的海外宣教師,並每週公禱持續為我在奈及利亞的8年服事代禱,這給我了非常大的代禱支持和鼓勵,而這些都是我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此外,離總會相當近的中國長老會的信友堂,他們一個月有1~2次的海外宣道禱告會。雖然不同派系,但我建議可以鼓勵有使命感的年輕人去參加,從禱告會中可以得到更多的需要資訊。而以我個人經驗分享,面對海外宣教時最好的參考書是原文書Give up your small ambitions。
我建議一定要讀原文版是因為諸多含意是中文譯本無法呈現的。我自己出發到非洲的時候,已念過十幾遍了。有趣的是,海外宣教時會碰到的問題,書中都有提及不少。最後,我想說的是,目前體制下海外宣教部是否能夠真實的幫助到有異象或有福音使命的宣教士(師),這是一個相當值得討論的議題。 (作者為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