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隆
讀著張正雄先生的文章,感覺真歡喜;知影有bē少人認真teh讀《新約聖經附詩篇箴言》現代台語譯本(以下簡稱「此個譯本」抑是「本譯本」)。真向望張先生以及真多關心聖經台語譯本的兄姊)會當繼續針對此個譯本提出寶貴的意見,通互此個譯本koh-khah好。
下面就針對張先生的意見提出回應:
代先欲說多謝。A-mô͘-sū, Má-tàn, Se-pí-thài等等諸個專用名詞的漢字,阮會koh整理。不過,有一寡大家已經慣勢使用中文聖經的專有名詞,就採用中文的寫法。親像:保留「大衛」,毋拘猶原是「衛」ōe兵,防「衛」ūi;保留「安息日」,毋拘“hioh”-khùn, an-“hioh”猶原寫「歇」。
2.息:休「息」、利「息」讀做sek;消「息」、信「息」讀做sit。
3.筆者佇《台灣教會公報》3365期無寫巴克禮譯本「是為著『尊重少數,珍惜少數』」,mā無暗示講伊有此款翻譯原則。筆者是講,本譯本佇台灣話的採用有此個原則;特別台灣佇此款不漳不泉、亦漳亦泉的情形,已經真歹講用叨一個音腔上正確、上適當。
本翻譯小組佇音腔的採用,既然採取「尊重少數、珍惜少數」的原則,音腔的「強勢」、「弱勢」就毋是優先的考慮啦。筆者koh有講:「講台語偏漳州音的讀者或會對本譯本感到不習慣,但盼望能接納甚至認同本小組對音腔所採取的立場,和所決定的翻譯原則。」
4.佇台灣話的發音及漢字的使用,阮認為,台灣話已經有一寡話及中國的廈門話抑是閩南話無像款。漏「洩」祕密,台灣人較多是講sia̍p(《台灣閩南語辭典》);若講lāu-“siat”pì-bi̍t,聽著的人至少著佇頭殼koh se̍h chi̍t lìn。雖然猶有人講「半身不隨」,無拘較多人講「半身不遂」(poàn-sin put-sūi)。「珍」珠,mā會當讀做chin(《甘為霖台語字典》、《李氏台語辭典》、《台灣閩南語辭典》)。
咱的台灣話已經有咱的主體性,毋免逐字逐句先想中國的廈門話是án-chóaⁿ講,抑是著照北京語(普通話)抑是中文án-chóaⁿ講才正確;相對來講,《閩南方言大辭典》《台日大辭典》對現在的台灣人的規範力mā無hiah大啦。這毋是否認中國廈門話/音的發音及古早字,不過真正著看重咱台灣話佇華語(毋是乾單廈門話/音)世界的主體性。 (作者為總會聖經現代台語譯本翻譯審議小組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