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dAddam
最近有許多家長抱怨,他們都不知道要怎麼教小孩了。孩子那麼純真、無知、無邪,怎麼可以讓他們從小就接觸多元教育、性平教育!教育孩子變成男不男,女不女。這些高舉著「自由進步」的教育,與聖經的教誨背道而馳,荒謬又匪夷所思,沒有平安,只會玷污孩子年幼懵懂的心靈白紙。家長們於是決定不再沉默,高喊著救救下一代。
當家長們恐慌著男女性別的疆界將被破壞,讓孩子學習認識並尊重每一具身體。他們一定沒有想過,自己其實正是傳統疆界的受害者。在那個只能有兩性的世界,男人就只能當一家之主、不能落淚、不能膽怯、不能成為主夫;只能理智、只能陽剛、只能堅毅、只能強勢。女性就只能附庸於男性、只能是內人、只能出沒於廚房教會與小孩房、只能是照護老弱病痛、只能溫柔端莊、只能順服;不能不生育、不能不相夫教子、不能不犧牲奉獻。性別疆界的鬆動,正是要撕掉荒唐且無稽之兩性標籤,不再有受害者。撕掉標籤,不讓無知帶來恐懼、訕笑、歧視。我們不要再看見另一個葉永鋕,去上個洗手間就死在血泊中。
當家長聽信著謠言與不實的訊息──特別當女性們激情地演出踐踏性平教育看板的戲碼時,他們一定沒有想過,為何能夠不受拘束地享受這樣的「自由」。從女性被視為可交易的財產,從一夫多妻,從裹小腳,從童養媳,到女性終於有受教權,到家庭暴力防治法,到女性參政條款。哪一項權益的改革,不是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被認為是「自由進步」而引來諸多撻伐?若非彭婉如的命案,性別平權的運動會進展迅速嗎?他們憑白享受並站在這一大片「自由進步」的庇蔭下,無視於前人為了爭取這一些所付出的血淚性命,踩上撻伐者的位置,不也像極了過去那些要打壓女性應得權益的壓迫者嗎?
是的,我們真的要救救下一代。當我們對著小小孩讀同性企鵝成家故事《一家三口》,孩子們都能欣然接受。但當我們對著小學生讀一個想玩洋娃娃的男孩子的故事,學生卻誠實的回答:「男生不能玩洋娃娃」。我們不禁想問:教育,竟是把先天多元包容的孩子,教育成維護窄化性別思維益的小學生──特別是在教會裡的孩子。套一句德國神學家杜樂蒂‧左勒的話:「耶穌全身投入將秩序相對化,並解放在這種模式中受綑綁的人。這個解放的過程就是福音」。啊,我們真的不會教小孩,真的要救救下一代,讓福音能夠臨到他們!
(作者為全職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