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Su
我是主日學老師,主要負責兒童詩歌敬拜,有時會參考教材內的詩歌教案,但有時也會自己去找資料,期待可以帶給孩子更多元且更貼近自我生活的內容,這樣才能引起小朋友的共鳴,讓我們所教的與孩子的生命有所連結。
某次接近母親節的主日,找詩歌教材的過程中,正好看到卓溪教會《走進你心田》專輯的分享,裡面有一首〈天父的寶貝〉,作詞者是一位傳道人,因為得了癌症,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便寫下這首歌鼓勵自己的母親,若有一天自己不在媽媽的身邊,求主牽媽媽的手直到永遠,願天父的安慰能成為母親的支持。
我決定將這首歌帶到主日學,講這首曲子本身的故事給孩子聽,想要讓他們知道,母親節雖然是一個慶祝的日子,但同時也是許多人勾起悲傷、難過、分離、死亡等等……回憶的日子,願這樣的日子中,除了慶祝,也能一同記念、關懷這些勾起回憶的他人,讓慶祝節期的日子,可以有機會學習成為彼此的關懷者、代禱者、互助者、聆聽者。
我在台上教唱,邊分享詩歌裡的故事,看著孩子一雙雙專注聆聽的眼神,讓我知道比起單純唱歌,孩子更需要我們這些大人陪著他們去尋找當中的故事與自己生命經驗的連結。一下台,我被主日學校長叫去,他希望我以後不要帶那麼悲傷的內容給孩子們,希望我以後多預備一些歡樂的曲目,當下的我,其實是想反問為什麼,但由於校長的神情態度有點凝重與嚴肅和不悅,讓我對於提問感到畏懼。
半年後,某次與校長的家人聊起我這個經驗,才知道原來校長自己的母親,在好幾年前因為腦溢血,走得非常突然,來不及好好道別,帶給他非常多的難過與不捨,每年只要母親節,大家都有默契地不要提及這件事,因為只要一提到,校長就會崩潰,所以盡可能地在母親節這天多一點歡樂氣氛,去餐廳慶祝,也要我注意這是校長的「禁忌」,千萬別觸犯到。
「禁忌」,是一道自我防備的城牆,唯有卸下這城牆之間的距離,才能夠更加真實的觸碰到上主的愛,這份愛不在遠處,就在你身旁。我們主日學要教的是什麼?也許就是讓孩子們知道,我們內心世界裡的情緒包羅萬象,不是只有快樂與喜悅才是好的,才是對的。悲傷、混亂、憤怒,這些情緒也都是活生生的在我們生命當中不斷出現,唯有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與各種不同面貌的自己好好相處,才有機會把那道禁忌畫除掉。 (作者為主日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