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在聚與散之間

◎陳思豪

4年前,七星中會為了慶祝設立60週年,租下台大體育館舉辦聯合禮拜,光場地費就70萬元,若加上其他費用,金額更是令人咋舌。今年長老教會設教150年的聯合大禮拜,所花費的人力與資源,對一般市井小信徒來說,恐怕又是個驚人的天文數字。
禮拜的中心是上帝,祂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存在;既不受時間限制,感念上帝恩典150年雖屬人之常情,但大肆慶祝,焦點是頌讚上帝,還是高舉人?上帝既不受空間限制,兩、三間教會一起禮拜,領受聯合敬拜氛圍之餘,尚有聖徒相通之效。
其實,大型活動花大錢屬正常,只是萬人禮拜的必要和意義何在?無所不在的上帝真的會在意我們這種勞師動眾、浪費資源的「聚」嗎?
試提供一個粗糙構想,供大家思考。長老教會號稱在台灣20萬信徒,如果我們捨棄「聚」的思維,改以「散」去巧思,一定會有實在、有意義的設計。譬如,將各中會打散出去,安排在不同的海灘舉行朝陽禮拜,禮拜結束一聲令下,大夥兒一起淨灘。試想,一個上午全台灣從南到北、自東至西,所有的海灘都被我們淨了一回,這會是多美多爽快的聯合主日!然後下午各教會遊覽車載著弟兄姊妹去親近大自然再回家。
基督徒的「聚」,總是為了「散」,然我們在主裡的「散」,又何嘗不是「聚」呢?
(作者為七星中會古亭教會牧師)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