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紀念醫院 技術提升 避免瘜肉變癌

馬偕大腸直腸科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

【林宜瑩台北報導】2016年為止,大腸直腸癌已連續8年成為台灣十大癌症之一,國人雖有定期健檢觀念,透過普及篩檢也讓初期大腸癌患者及早接受內視鏡粘膜切除術(EMR),但對2公分以上瘜肉,該手術往往無法完全清除。為此,馬偕紀念醫院在2010年派員前往日本學習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並進行3年動物實驗以增進醫師操作技術,2013年才用在大腸瘜肉切除上,日前馬偕醫院召開記者會,表示該手術將是未來重點發展項目之一。
馬偕大腸直腸科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採用ESD切除大腸內超過2公分以上的瘜肉,或已發現早期大腸直腸癌腫瘤,病患術後恢復也較快,只需住院3至5天即可,也沒有體外傷口,而且較EMR更能完整切除瘜肉,不過,因為要進行ESD手術需要有高解析度的大腸鏡、電燒系統、C02充氣系統、內視鏡止血鉗、內視鏡刀等儀器的配合,目前健保不給付,每次手術需自費約9至12萬元。
由於大腸壁很薄,ESD手術還是有10%機率會有腸穿孔或術後出血的併發症,但相對於其他手術,已是較安全的方式。另外,要是病灶已侵犯到粘膜深層、可能產生淋巴轉移的患者,或已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可能都不適合進行此項手術。(攝影/林宜瑩)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