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榮整理報導】台灣環保團體和個人代表在12月20日舉行記者會,分享他們至杜拜參與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的見解和心得。他們指出,有130個國家已簽署「再生能源三倍、能源效率進步幅度倍增」的決議,視為加速淘汰化石燃料、抑制全球升溫的最大共識之一。然而,台灣有部分擁核政治人物卻聲稱「核能增加三倍」為COP28結論,被指不了解外交且缺乏對核能國際風險的理解。
記者會上,媽媽氣候行動聯盟青年專案統籌呂伊庭表示,國民黨和民眾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柯文哲、吳欣盈,將僅是20多國的倡議訴求「核能三倍宣言」誤認為COP28決議,顯然對國際會議的外交談判場合不熟悉。她質疑這樣的候選人是否能有效為台灣發聲,並強調COP28上核能並未受到太多關注,國際上對開採天然資源和核廢料處理的方式持保留態度。她進一步說明,開採天然資源和埋葬核廢料都是損害下一代權益的行為,而氣候峰會的焦點是下一代的永續發展,台灣總統候選人應停止發表過時言論,以免在國際社會貽笑大方。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吳昀芳強調,COP28決議文件未提及「三倍核能」,而是著重於2030年再生能源三倍和雙倍節能的目標。她表示,COP28除了有各國政府代表參與,也有九大社群的代表擔任觀察員。不管是現場的協商,還是在場外的倡議行動,九大社群參與COP的核心目的,一直都是主張汰除化石燃料,並要訂定明確調適目標,以及建立損失與損害的基金和公正轉型機制。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創會理事長陳秉亨表示,會場主要討論如何促進再生能源發展。他提到主辦國阿聯酋宣布投資540億美元設置再生能源,顯示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是世界趨勢。他呼籲總統候選人要了解世界趨勢,不應將氣候和經濟政策的重點放在老舊核電上,並指出老舊核電的成本與風險逐年升高,新核電技術尚未成熟,加上台灣地震颱風頻繁,難以找到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因此應避免錯失再生能源發展的國際趨勢與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