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宜蘭大同鄉,距離都市約有30分鐘車程、坐落山間泰雅族部落的寒溪教會,曾經教會面臨人口外流、年齡老化以及財務困境,卻在短短4年間煥然一新,不僅訓練青年和培養出全職同工,找回年輕人對教會的認同,更率先做起部落總體營造,讓本看似荒蕪的小教會,成為部落生命力的源頭。寒溪教會體現了「無牆教會」的異象,使讓福音傳出教會、走入了人群。

無牆教會

教會牧師黃志堅分享道,三十多年前教堂改建時,遵照部落耆老們的意見「教會大門要面對外面,因為有一天會有很多人從外頭湧入」,三十年後的現在,老人家的預言實現了。如今卻擁有三倍成長的聚會人數。主日聚會人數常擠滿到坐不下,每周也幾乎都有不同的團體前來教會參訪觀摩,而都市來的遊客第一站也是這美麗且熱情接待客旅的教會。

寒溪教會位於寒溪部落的中心,從教會二樓的陽台望出去,可看見美麗的蘭陽平原。也有福音車作為老人送餐、兒童課輔及行動圖書車等服務,教會二樓一年多前設置了囍年招待館,讓遠道而來的客人能有住宿、喝咖啡的地方。「拿起咖啡杯、放下酒杯!」是教會囍年館咖啡屋的成立時的口號之一,不為營利,甚至免費招待給曾經去募款過的教會會友,以及來觀摩教會工作的客人。教會師母張梅丹表示,「最大的目的是我們可以會分享寒溪教會的故事,傳福音給每個經過的人」。若有人主動捐獻,教會便拿來作給弱勢孩子們的獎學金。

四年前剛被聘為牧師的黃志堅初來乍到時,教會面臨會友短缺及經濟吃緊等狀況。他本身是寒溪部落的女婿,並且比在地人更迫切地擔憂著部落的未來,為了打破宣教困境,花了兩年多的時間不停奔波、募款、寫計畫,也曾經遭人阻擋和誤解,最終感動教會弟兄姊妹和牧師一同為教會與社區努力。如今教會不僅照顧會友,更走出去參與社區營造,從老人日托到兒少課輔,在地文化推廣到接待外地人,使教會及部落打破了過往封閉的狀態,讓人與人之間的來往成為傳福音的管道,成為了真正的「無牆教會」。

全職同工

許多原住民部落面臨的現況之一就是人口外流,因此如何留住與培養年輕人,成為教會的重要課題。寒溪教會能在原有的窘境中得到突破,青年力量的興起功不可沒。青年在教會中參與各種服侍,擔任少年、兒童團契的輔導,也在社區中擔任服務志工。寒溪教會積極參與中會活動如泰青盃清潔志工等,也策劃區會青少年領袖訓練營。教會對年輕人的肯定促使青年起身行動,學習長輩經驗,也成為後輩的模範。「我們需要更多同工!」蘇博尹,原本是電腦工程師,在大環境激烈競爭下,願意留在部落裡的年輕人少之又少,但是透過信仰的體悟,加上被黃牧師關心教會及部落的熱情所感動,他毅然決然離開都市穩定的工作,投入全職教會服侍,擔任社區宣教同工,為神傳福音不遺餘力,也貢獻所長。何寧,身為在地青年,一直很關心部落的孩子們,身為教會執事的他,同時兼任教會兒少事工主任。目前寒溪教會共有三名青年擔任全職同工,分別負責教會行政、兒少事工、社區宣教。薪水除了有教會奉獻之外,加上申請活動計畫所獲得的經費做為補貼,但他們皆表示既然願意成為同工,志不在賺錢,而是服侍和學習。

四年前的寒溪教會,固定聚會的人數僅剩五十人左右,村子裡只剩下老弱婦孺,年輕人極為少數。黃志堅卻看見青年們的潛力,鼓勵青年參與團契,舉辦營隊訓練同工,並送至宣教營參加訓練課程,讓青年感受到被重視,因而升起對教會的認同感。也因同儕互相正面影響,如今教會聚會人數已達一百二十多人,青年團契成為教會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且是各樣事工參與的第一前線,無論是教會接待、部落服務、社區關懷,皆可看見青年們的積極熱切的身影。

部落營造 文化傳福音

行動圖書車

「他們不來,我們去!」是發起「行動圖書車」活動的重要精神。教會青年擔任說故事志工,不定期、至少每月一次的禮拜日下午,以福音車載送會友們捐送的圖書,在社區各定點鋪上地毯,吆喝孩子們來聽大哥哥、大姐姐說故事。

寒溪教會在進行社區探訪時發現,部落的孩子們面臨資源貧乏、隔代教養、家庭結構失衡等種種問題,家長外出工作不在家時,小朋友在街上遊蕩。由於寒溪部落裡除了長老教會,還有天主教會與少部分非基督教徒,出於宗教因素,部分家長會排斥讓孩子走進長老教會。為了能增加接觸部落兒童,並讓青年能主動參與志工服務,寒溪教會使兒少事工結合社區宣教,發想出圖書車計畫。

教會的宣教突破策略是從兒童做起,進一步去影響家庭乃至社區,除了行動圖書車之外,由於部落較偏遠區域的孩子因路程而不常參加教會,因此教會向會友租借簡易場地設立「四方林兒童課輔班」,讓志工每週二晚間來此陪伴兒童。目前教會更計畫向當地公部門爭取更適宜的場地,致力讓孩子得到更好的資源,同時撒下福音的種子。行動圖書車與課輔班成立一年多以來,不僅陪伴部落孩子,讓教會青年體驗志工服務,從中領會宣教功課,使福音化為行動。蘇博尹表示,兒童事工對部落環境而言是相對單純且較易執行的項目。行動圖書車,象徵著教會讓福音「行動」起來。

獵人學校

當福音向外行動,更要懂得低頭尋根。黃志堅從部落年輕人與老人的互動中得到啟示,他認為文化如果不傳承,信仰也會失去根。呼籲會友珍惜祖先留下來的珍貴傳統,因此發起了「獵人學校」,教授狩獵文化給願意學習的年輕人,上課場地從教會到牧師的小木屋,甚至帶領男子上山體驗狩獵路徑、制作用具、認識動植物,女孩則開課教導藤編、織布等傳統技藝。

以實際操作和經驗分享讓年輕人學習和認同傳統文化,讓不受重視的老獵人能重拾應有的自信,透過教會的鼓勵,使世代交流互動,達到傳承的目的。除此之外更有不少學校及其他教會團體來到寒溪,為了體驗和觀摩獵人學校,教會便趁此分享福音,將文化推廣與宣教使命結合,使傳福音的對象從部落在地擴及外地,擴大了交流圈。

部落營造

交流圈的擴大使教會看見社區關懷的重要。為了讓工作更有組織性,黃志堅成立了「司達吉斯部落產業永續發展協會」,擬定計畫書並向公部門申請經費,設計生產力及技藝培訓輔導課程,提供社區居民資源和技術,鼓勵會友參與和推動部落營造。其中包含「養蜂」、「養雞」、「泰雅美食」、「傳統手工藝品」等工作,養畜的同工為教會的弟兄團契,手工藝品及泰雅美食則由婦女團契負責。除此之外還有觀光導覽如吊橋體驗、生態導覽,皆由教會及協會與村民凝聚共識、一同推廣。

部落營造的成果之一是寒溪部落入口處的部落意象雕塑。方案負責人黃牧師邀請教會青年來做彩繪,美麗的圖案包含泰雅圖騰元素與部落生態特色,創意十足,也透過實際行動肯定青年,而凝聚了年輕人的心,讓他們願意回到部落、關心和參與事工,找回對文化和教會的認同感。

部落營造除了使地方產業與傳統技藝成為部落特色的文創商品,還發展出在地特色的文化生態旅遊。這些工作不僅興起團契會友的凝聚力,同時提供村民一技之長與工作機會,更促進部落產業發展的共識,為社區注入生命力,也讓更多人認識了部落之美。

結語

「我們是被牧師感動起來的!」張梅丹表示,會友們都說沒看過這麼「熱心」的牧師,不僅教會,甚至讓整個社區都活絡起來。

黃志堅認為教會要撒出福音的種子,即人們不該留守在教會,而是走出去影響人群。教會工作從兒少到老人關懷,也主動與地方機構共同協辦社區活動,而由教會開始推動的部落總體營造,從農村產業,手工藝品,泰雅美食,生態觀光導覽,到獵人學校。教會從荒蕪變為豐富,打破過去僵滯的處境,自詡為「有生命力的教會」。無牆精神乃開放而非坐守,發展多面向事工,讓教會事工具有延續性。使全教會弟兄姐妹分工合作,促成凝聚力,結合地方特色和宣教,觸及在地需求,並培養年輕同工。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