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瑩台北報導】2024年烏俄戰爭、以哈(哈瑪斯)戰爭到印太地區多國進行改選,到底對台海情勢有何影響?台灣安保協會於1月27日舉行「2024印太地緣政治展望台灣篇」座談會,國際關係學者賴怡忠提出他的觀察:儘管中國面臨經濟挑戰,台海目前並未面臨立即戰爭或軍事威脅,然而全球自由勢力受到相當限制,這對台海情勢不利。此外,中國對台外交上的圍堵行動也會更加直接,加劇台灣在國際參與上的被封殺情況。
座談會除了賴怡忠,還有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何澄輝、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楊長蓉以及台灣安保協會副理事長李明峻與談。賴怡忠指出,自2014年以來,中國、俄羅斯和伊朗之間的結盟越來越明顯,在烏俄戰爭時,北韓大量物資協助俄羅斯,有人質疑這四個陸權國會四處征戰,讓歐美等海權國分身乏術。賴怡忠說,目前看不出這四國有相互結盟、有意識透過戰爭破壞世界秩序部署的跡象。
賴怡忠認為,雖然目前的國際情勢對台海局勢不利,但美國、澳洲、日本、韓國等國家的選舉結果以及東歐、東南亞的局勢並未對台灣構成直接威脅。因此,台灣還有時間做出反應。他強調,現在是加強內部整頓和強化的良機,包括國防改革、情報體系、文人領軍等方面,此外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無人機等新科技也是重要的。
何澄輝表示,國際情勢的變化對台灣是一大挑戰,台灣政府應該積極進行體制改革,以因應這些挑戰,特別是國防強化必須符合未來戰爭的挑戰,包括資訊戰、戰略或實體戰爭等。楊長蓉則指出,台灣各行業的資訊硬體設備需要全面升級,以防止中國透過網路進行竊取。至於實體戰爭,防堵水電被阻斷的戰略已過時,應發展戰後盡快重建的韌性。
李明峻指出,若台海發生戰事,單靠美國和日本的援助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台灣平常並沒有與美日韓進行聯合作戰,且日本自衛隊人數有限,相關法律也沒有鬆綁讓日本參與國際戰爭。他認為,中國發動對台戰爭的步驟可能包括飛彈攻擊、網路攻擊、空襲,最後才是登陸。因此,台灣應該以防災的名義加強戰爭準備,例如進行空襲避難演練以及民防訓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