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屏東車站、車程約10分鐘左右,位於長安里民族路上的一棟透天公寓,就是排灣中會大同長老教會的所在地,你可以看見它都市水泥叢林的夾縫裡,朝天空高高舉起了十字架;而它在竹圍巷的舊址,則是每天兒童課輔班的所在地。

這是一間充滿事工活力的教會,每個會友都投入其中,提供社區兒童們一個優質溫暖的陪伴場所,還開設排灣族語班,在都市裡也不失去文化的根。除了成立「屏東縣都市原住民全人發展關懷協會」,與附近國小合作,擴大關懷的事工,也與食物銀行合作,成為物資平台。不僅陪伴孩子,也帶領了一群跨族群婚姻的婦女,成為教會裡最美善的見證。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搖搖欲墜,面臨會友流失、經濟困難、聘不起牧師等窘境,聚會人數一度跌至20 幾人。

生命力、影響力、充滿事工活力的教會

2006 年,牧師樂歌安‧督達里茂以受託牧師的身分來到這裡時,所看到的景象就是如此,但她從一群堅忍維持聚會婦女身上,看見教會的希望。「看著教會百廢待興的模樣,我知道我沒有權利悲傷,更沒有時間嘆氣。」擁有社區婦女工作經驗的她立刻著手分析教會資源、優勢與問題,確認工作計畫與方向,建立事工順序,凝聚會友們的心。

如今的大同教會,不僅招聚會友全體服事,成功將事工帶出教會、深入社區,甚至進入了國小校園,教會不再荒涼安靜,而是每天因人群來往而熱鬧活潑,讓守候多年的老人家看見福音果實發芽成長,讓青年在這裡擁有歸屬感並委身。並持續有新的事工發展。大同教會的故事讓眾人看見,有心就無法限制服事的境界,教會縱使沒有富麗堂皇的外觀,卻流露出令人驚豔的影響力與生命力。

婦女事工

樂歌安肯定說,大同教會的事工推展,是扎根於一群不離不棄的婦女。長安里這個地方有一群跨族群婚姻的原民婦女,她們是台灣1950 年代原住民傳統生活模式瓦解之際,為了改善家中生活,年紀輕輕就離開家鄉的部落少女,與年齡懸殊、語言生疏的丈夫生活。

在此背景之下,這些婦女唯一能尋找同伴、抒發情感的出口,便是教會。大同教會的前身是由排灣中會的平山教會在竹圍巷設置的家庭小組,隨著聚會人數逐漸變多,1985 年經過評估後成立聚會所,並在1990 年正式設立了大同教會,會友大多是從都市來部落尋求生計的原住民,教會穩定成長,「直到大概2000 年左右,台灣爆發了口蹄疫,造成很大的影響」,樂歌安回憶,原來當時會友大多從事屠宰、建築、板模工等職業,而口蹄疫加上當時值逢台灣建築業蕭條、外籍移工大量移入等環境因素,造成原住民就業市場的非常大的衝擊,當時會友紛紛遷回鄉,長執也一個接一個離開,教會遭受人數與經濟的雙重困頓,團契人數一度低迷至個位數,甚至於2003 年申請暫停派任牧者。這就是樂歌安甫到大同時所面對的景況:債台高築、會友就業條件劣勢、僅剩一群知識水平差強人意的弱勢婦女。

但當教會陷入生存危機,她看見這群婦女們仍堅持在教會。因此便下定決心,分析教會資源,尋找事工方向,寫下「大同教會宣教白皮書」,並以論文《竹籬笆內的春天──第一代跨族群婚姻婦女的生命歷程》實際去了解這些婦女們的需要,「多年來這些原住民婦女在婚姻與家庭中遭遇許多挫折,是非常自卑,也找不到幫助。唯一能讓她們聚在一起彼此安慰的地方,就是教會」。會舉辦婦女成長團體、每日讀經,也協助這群婦女接受社工幫助,終於逐漸使這群婦女凝聚起來,走進彼此的心,並輔導更多有相似背景的婦女,在教會中找到信仰和歸屬感。

樂歌安特別提起鍾愛月的故事,她是她是長安里第一批從部落來到都市的跨族群婚姻婦女,最初在竹圍巷裡參加平山教會的家庭小組的成員,曾任平山教會的執事,是大同教會現任長老。樂歌安笑著說,每天的晨禱她甚至比牧師還早到教會,「清晨就站在鐵門後面等牧師!我常常拉開門就嚇一跳」鍾愛月敬重牧師、關懷會友,在教會任何事工上盡心盡力,成為晚輩們的榜樣。在關注婦女的同時,樂歌安也同時注意到整個社區的需要,她看見許多孩子放學後不知去處,在外遊蕩,便興起開辦兒童課後陪讀班的計畫。

「其實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能讓這些婦女在教會有事做!」2007年暑假,大同教會開辦課輔班,一開始的師資皆由牧師及長執擔任,鍾愛月與跨族群婚姻的婦女們自稱「路得團契」,成為課輔班的愛心媽媽,維護環境、準備孩子們的晚餐,默默守護。樂歌安肯定她們是教會最溫柔的後盾。

課輔班

為了提供孩子們溫暖無虞的課後去處,大同教會成立了「社團法人屏東縣都市原住民全人發展關懷協會」,執行全年無休的課後陪讀。目前課輔教室就在教會舊址竹圍巷裡約20 坪的矮房子,自從2013 年開始整修,直至今年完工,使課輔班有獨立運作的教室、料理食物的廚房,該空間也是教會與公益團體合作的物資發放處,擁有多元用途。陪讀對象主要是國小學童,今年還增設了國中班。在鄰近學校的主動聯繫與支持之下,教會同工甚近在附近的建國國小開設了分班。

目前師資與人力有屏東教育大學的學生、料理餐點的志工媽媽以及行政人員、接送司機。課程內容非常活潑,除了陪讀照護之外還有音樂教學、體育團康、以及排灣母語和歌謠的學習。在看似貧乏的資源與微薄的經費下,大同教會開啟了這件充滿生機的事工,規模完整且逐漸成長,不僅得到教會會友們的認同,也受到外界的肯定與支持。

「辦課輔的出發點也很單純,就是看到社區有很多小孩,放學以後在外面遊蕩、上網咖,所以我們就開始想,教會這個空間是不是能為他們做些什麼。」樂歌安甫來到大同教會時,當時的教會空間僅有主日學在使用。看見社區孩子們的需求後,樂歌安便開始構思開辦營會,最初是想教導孩子原住民文化以及排灣母語。「當時都還不知道錢要從哪裡來,就決定做了!」就這樣,大同教會於隔年暑假開始試辦兒童課輔,初期執行計畫的講師所得存為隔年寒假課輔基金,經過了2 個暑假、1 個寒假過後,累積了一筆金額以供來年需要。

2009 年由於莫拉克風災,不少族人從部落遷居屏東市,大同教會便正式開設每週一至五全年無休的課輔班,運作至今。初期陪讀班的歌謠與母語的課程講師,全由長執擔任,如今已有充足師資投入當中,而全教會會友便投入志工服務,展開社區關懷,也因此,課輔班成為教會走進社區的最大關鍵,在推動課輔班的過程中,教會逐漸與社福單位達成連結,成為資源與資訊平台。

依親專案、食物銀行

在推動課輔班的過程中,樂歌安承認首要困難便是經費來源,大夥咬著牙撐過最艱困的時期,並與當地協會、公益團體取得合作,才逐漸使各方資源齊備,使課輔達到穩定運作。「教會真的沒有錢!都不曉得怎麼撐過來的。」樂歌安回憶,初期除了2007、2008 年寒暑假課輔結存的基金,教會沒有多餘經費能資助課輔計畫,送到縣府的方案也音訊無聲,直至莫拉克風災後,許多災區孩子必須安置來都市,大同教會與縣府單位合作執行依親專案,屏東縣原住民文教協會便將部分孩子放在大同教會,1919 救助協會也來合作。經過半年,大同在教會在文教協會的評比中,得到績優評鑑,取得續約資格後,課輔經費才因此暫得緩解。

2012 年風災補助方案結束,正當教會擔憂經費吃緊時,幸有政治大學的黃教授經過長期對大同教會事工的觀察,將其納入全家便利商店的社會企業公益計畫中,每月5 萬元的款項,資助了課輔班的講師人事費、行政費與膳食費,也接洽了感恩基金會,得到每年10 萬元的補助。課輔班才終於邁入穩定規模,有序的運作而成效顯著,使越來越多人關注與支持,會友們也對課輔班更有信心委身當中。

母語教學

目前1919 救助協會與大同教會從課輔班聯結到食物銀行與急難救助機制,不定期分發物資,教會得以不定期分發白米、衣物、日常用品給社區的老榮民、弱勢家庭,青年、課輔班的兒童與志工媽媽也以課輔教室為據點,不定期探訪及分送物資。教會長老雷玲玲表示,課輔班是透過教會裡面的生活將這些兒童、青少年凝聚起來,啟發孩子的自信,讓孩子們在教會中看見自己的重要性,更是教會向他們傳遞福音、傳承文化的媒介。

課輔班教室是同時也是大同教會社團法人屏東縣都市原住民全人發展協會所辦理的「教會族語扎根工作計畫」場地,每週五下午有兒童族語課程,每週六晚間則有青少年族語查經班。樂歌安強調,這是課輔班的初衷之一,教會透過歌謠與族語教學,不僅以活潑的方式陪伴孩子,更是讓住在都市的原住民孩子們,有機會認識自己的故事,進而認同、委身在教會。在大同教會的禮拜中,也時常能看見牧師與長執們配戴花環、穿著排灣風格的服飾,展現對信仰的慎重和文化認同。也因為教會的課輔班事工,興起許多年輕同工加入服事團隊。

多元事工凝聚會友

青年團契的輔導陳衛民提起自己的見證,在都市打拼許久卻遭逢挫敗,在人生的低潮時走入大同教會,漸漸接觸兒少事工、發揮自身的音樂與企業管理等專長,發現自己因「分享」而得到真正的快樂,因此決心委身在大同教會,他作見證道「在陪伴這些孩子的過程中,同時也醫治了我們的心」,認為以生命影響生命,就是福音的真諦。教會也推動每季一次的社區打掃服務,將附近的公園整理乾淨,還設置靶場,推廣射箭運動,當地的公家機關因為知道教會在社區中長期的付出,也逐漸樂於配合。

此外,為了鼓勵大專生在教會中發揮所長,教會透過募款累積獎學金,積極支持大專生作為課輔志工。高中生則作為儲備師資,負責團康活動、秩序管理。樂歌安表示,平時教會總能看見一群青年熱心穿梭的身影,他們也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每年寒暑假大概有10 幾名大專及高中生留在教會,協助課輔班與兒童主日學。教會人數不多,卻有許多事工,難道不會累?志工青年楊文豪表示「看到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覺得很開心」他認為教會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時常主動查看哪裡需要幫忙。樂歌安笑著說「教會簡直快變成他們的第二個家了,這群青少年,不管是打雜、帶小孩、搬東西發物資都願意,到了寒暑假事工繁忙時期,甚至睡在教會。」她也沒想到,有一天這間教會能與許多單位合作,成為當地資源連結的平台,幫助需要的人,並從中傳揚福音。

大同教會突破了曾經的荒涼景況,讓教會不再只剩下老弱婦孺,而是有各年齡層健全的聚會、達到信仰的傳承。除了兒少事工,也計畫發展婦女與老人關懷。藉由多元事工,使教會會友全體上下一心,每人都發揮己力為主為用,讓教會走入社區,用生命影響眾人,成為帶有行動力的祝福。

婦女新力量 福音最佳代言人

【陳逸凡專題報導】2015年12月3日舉辦的特色教會座談會中,特地邀請排灣中會大同教會牧師樂歌安前來分享原住民部落教會的牧養狀況。樂歌安說,大同教會第一代信徒,多是50、60年代嫁給外省人的原住民婦女,一開始是由眾人商議共同在屏東縣建立教會。

樂歌安回顧大同教會的歷史,成立之初會友大多從事建築業與屠宰業,然而幾年前爆發口蹄疫大規模傳染,導致豬肉乏人問津,會友失業後紛紛離開,遷移他處另謀生路,教會因此財務困難無法聘請牧者。2006年前,她原本在總會服事,從事較為靜態文職工作,負責撰寫計畫書等,後來因為仍嚮往牧會生活而來到大同教會,看見教會當時的處境,她決定從自己最熟悉的婦女事工開始著手。

樂歌安將這段時間稱為「蹲點裡的等待——陪伴與出發」。她在2006~2008年期間,每天陪伴教會婦女讀經、上課。她發現會友最初普遍缺乏自信,然而上課之後發現她們其實是最好的人力資源,可以成為教會很好的同工。一開始教會雖然只有十幾個人聚會,而且負債累累,然而樂歌安認為,這些挫折與困難反而是日後最關鍵的轉捩點。

雖然當時教會財務困難,但大同教會仍然積極募款購買一輛福音車,由當時碰巧遭到裁員的師丈載著樂歌安前往社區一家一家拜訪,找回都市裡失落的青年。而教會對面原本是一塊荒地,後來政府開闢成小公園,教會便決定認養,從此成為傳福音很好的場地;同時還向屏東縣政府申請經費,成立母語課輔班,後來更進一步成立基金、籌備協會等。樂歌安認為,找不到方向時,一起安靜的讀經禱告是最好的方式。

從大同教會多年累積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從2006~2010年期間,在屬靈扎根與社區工作並進的情況下,會友人數並不因事工增加而減少,反而呈現穩定增長;在外部資源方面,大同教會尋求與1919救助協會的連結;在總會連結方面,則成立查經班、青年移動式分享、營造出「愛在社區的教會」。目前教會已於2011年成立協會,關懷遍及台南、高雄、屏東的原住民小孩,並強調必須參加長老教會的培訓,清楚認識自己的信仰根基。

在教會青年培育方面,課輔班是培育青年最好的方式,而且大同教會致力籌募獎學金,讓青年寒暑假能夠留在教會作志工、陪讀老師,更加委身於各樣事工。樂歌安說,成長於課輔班的孩子,長大後會成為很好的同工,因為熟悉教會生態與運作方式,又能在網路上寫文章、上傳照片、募款,從小學生到大學生都能一起學習互動,成為課輔班小朋友的最佳典範。

結論時樂歌安提到,社區事工與屬靈扎根能夠雙軌並進,促成教會穩定增長。未來大同教會除了婦女、兒少事工外,還打算將關懷的觸手擴及產業、松年等領域,以全人關懷為目標。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