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障礙者 義光教會婦女團契認識工作犬服務故事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台北報導】為讓弟兄姊妹們更了解何謂服務身心障礙者的「工作犬」,在七星中會義光教會婦女團契的邀請下,台灣犬隻教育訓練協會於2月4日帶著多隻自閉症工作犬到教會分享。當天除該協會理事長林宥褕,本身是輕度自閉的工作犬宣導講師吳冠岳也參與聚會並表示,自從有工作犬陪伴後,他對接觸人不再感到害怕。

林宥褕坦言,原本以為將犬隻訓練成自閉症、妥瑞氏症等身心障礙工作犬,會獲得多數支持和贊助,但事實上社會普遍不太了解何謂身心障礙工作犬。林宥褕說明,協助視覺障礙者為「導盲工作犬」,因此協助肢體障礙者為「肢體障礙工作犬」、而協助自閉症者為「自閉症工作犬」,無論障別,工作犬主要是為其生活需求提供協助。

(攝影/林宜瑩)

林宥褕指出,要成為身心障礙者工作犬,性格溫馴、穩定等「天賦」占七成,專業訓練讓犬隻符合個別障別者需求只占三成。該協會犬隻的來源多元,有的是人類棄養,有的是體弱多病、從寵物店救回來的。林宥褕強調,當自閉症或妥瑞氏症者一接觸、撫摸工作犬時,其原本封閉的心門就漸漸被打開,偶爾發出怪聲或穢語的症狀立即消失。

吳冠岳則提到,當他牽著自閉症工作犬在外面,有些人會好奇以為是犬隻有自閉症,這時他就會回應:「狗狗沒有自閉症,是我有點自閉。」林宥褕說,自從吳冠岳有工作犬陪伴後,有很大改變,不再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是漸漸與人互動、甚至交談,這是他親眼見證的奇蹟。

(攝影/林宜瑩)

關於申請身心障礙者工作犬,林宥褕強調,工作犬的心理及健康狀態是優先考量,因此必須依照犬隻個性及特質,讓其在不背離個性、不受壓迫之環境下與申請者配對;而工作犬使用者必須具備足夠照顧犬隻的能力及愛心,彼此才有可能長期陪伴下去。若有興趣瞭解可逕自網路搜尋「台灣犬隻教育訓練協會」。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