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榮台北報導】吳三連基金會與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於3月22日下午在師大文學院B1會議廳共同舉辦台灣史新銳學者講座,這次主題為「馬偕在北台灣傳教空間的拓展」,由瑞芳高工室內設計科主任曾尹君博士主講。曾尹君從許多細節介紹馬偕的宣教生涯,並肯定馬偕不畏社會壓力,將「耶穌聖教」四字醒目地展示於住所、堅持使用台語進行教學、創辦教育體制,以及呼應人群需求的建築思維等等,顯示出馬偕透過物質和精神兩方面來形塑宣教概念,並為台灣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
曾尹君提到,馬偕雖然運用加拿大母會提供的資金來支持他在台灣的工作,但從許多細節上都顯示出他與當時代存在的英語殖民的傳教政策的鮮明對比;堅持台語教育就是一例。在建築設計上,馬偕在故居增設的二樓讀書樓則有避免瘧疾的空間設計。
而馬偕建設的教堂,也帶來不少開創性的意義,例如他在當時原本有許多茅草屋建築的淡水河流域,以堅固的瓦片房建造教堂,使教堂也多了一份提供婦女和兒童保護的功能。開設教堂也帶來女性的重大突破,使長期禁錮於漢人傳統家庭角色的女性,能夠藉由參與教會活動走出框架。馬偕的教堂和學校在當時突破性的成為教育、避難所和社交場所。
馬偕在禮拜堂中安置藥櫃,以顯示他對健康觀念的重視。曾尹君認為,馬偕對建築和空間的特殊安排,如時鐘、立鏡、地圖等,不僅反映了他對時間管理和個人形象的重視,還包括了他對傳教士世界觀的培養。但政治動盪與時代變遷,馬偕開設禮拜堂的建物幾乎已經不在。
在日治時期,馬偕積極與歷任總督建立聯繫,其中三位總督曾接受他的拜訪,特別是乃木希典,同意馬偕建議,發放基督教良民證,讓信徒們有良民證以避免日軍的騷擾。曾尹君表示,馬偕不僅要求信徒參與教會活動,還親自處理與日本官員的交流,展現出與當時天主教會不同的合作態度,而他的合作精神主要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傳教成果。當時有兩位日本牧師來到台灣,由於沒有日本教堂,馬偕便友善地邀請他們一同參與禮拜。
曾尹君指出,這些包容性的舉措促進了不同語言和文化間的交流,並最終協助日本人在西門外建立了自己的禮拜堂。透過這些努力,馬偕在台灣建立了一個獨立且自給自足的教會體系,即使在政治動蕩時期,他也能夠通過協調和重建來保持設教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