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按
斜槓,指人身兼多職,當擴及家庭中的「母職」,就產生斜槓媽媽的概念。隨著時代發展,社會越來越鼓勵身為母親的女性積極掌握選擇權,發展自己的人生。本週是母親節,讓我們聆聽不同的生命經驗,看見信仰的各種可能。
◎梁望惠(台灣聖經公會翻譯顧問)
孩子小的時候,我辭掉原本的諮商工作,專心陪他們成長。想說學齡前這段期間,孩子學習能力強,看到什麼、聽到什麼,立刻就學起來。陪在孩子四周,一方面留意他們接觸的人、事、物,一方面也跟著學習,一起成長。
孩子開始上學,我在學校擔任義工媽媽,近距離觀察孩子的學習環境,常跟老師溝通;同時也以自己的能力所及,補學校教育之不足。當時個人電腦剛發明不久,我跟著孩子一起摸索,學會中文輸入法,沒想到竟成為我日後從事聖經翻譯重要的工具。
後來我受邀到台灣神學院任教「教育心理學」,得空時在住家附近的中華福音神學院修習聖經課程,每學期一門。這時結識了美南浸信會宣教師高愛琪,我們共同回應上帝的呼召,成立了勵馨中途之家(今「勵馨基金會」),幫助社會上的不幸少女。
記得有一次與勵馨同工共進午餐,對方搶著付帳,因為我沒在賺錢。我跟她分享我先生的看法,「這份薪水是我們共同賺來的,我在外、妳在家,這只是角色分工。」難得先生有此獨到見解,讓我體認到在家教養孩子的重要性,也樂得做一個專職母親。
家庭,值得付出的重要服事
當然,二人必須志同道合,有共同理念和心志才能有此共識。猶記得念高中時,曾自忖沒有獨身恩賜,還是找個良伴共走人生道路吧。當時也了解到女性在家庭中往往需要負擔更多責任,因此希望未來的另一半是願意共同服事主的弟兄。這樣,我為他、為家庭所有的付出,就等同於服事主。
是的,家是一個重要的服事場所,也是練習並實踐無條件之愛的最佳場所。努力經營婚姻,重要性絕不亞於教會其他服事。尤其是現代社會,似乎大多數人沒有看見過美好的婚姻,基督徒如能致力於使自己婚姻幸福,不但夫妻二人快樂,孩子能在安全的心理環境下成長,周邊的人也會分享到這一家人的喜樂。
有些人愛孩子,為了孩子願意付出任何犧牲,卻忽略另一半的需求。他/她忘記,孩子多麼希望父母相親相愛!因此,如真正愛孩子,也需要愛另一半。其實夫妻之間滿足對方的需要,等同於滿足自己。不計較地付出,本以為是為對方著想、替對方做事,到頭來發現自己也受益,因為夫妻二人原為一體。
基於上述理念,在找工作時,我都盡量找能夠配合家庭的,這樣才能減少夫妻「兩人三職」的壓力。畢竟,母親雖無薪水,卻是專職24小時全年無休的一項工作。假如要在家庭和事業二者中做抉擇,我是以家庭為重的。工作可以換,但如果要換配偶,事情可就大條了。
達成階段任務,持續裝備自己
孩子再大一些,陪伴孩子的階段性任務即將達成,我準備放手。當學生比直接進職場容易多了,於是我到神學院學習聖經原文,繼續從前對真理的追尋,萬沒想到之後會踏進聖經翻譯的領域。由於工作大部分使用電腦,我可以在必要時拎著電腦,隨先生到國外開會,也可以隨時停下手邊的工作,先行處理家庭事務。
當然,聖經翻譯需要長期、專注地投入,也需要注意許多繁瑣的細節。感謝主,讓我有足夠的耐心來面對這些新的挑戰,也感謝聖經公會提供電腦和語言學方面的訓練,讓我有機會不斷成長。
年輕媽媽如果看重家庭,辭掉工作,這項投資絕對值得,這個付出也無價。即便將來孩子不成材,至少已經盡了力,不會有遺憾。但不要忘了仍要繼續裝備自己,必要時可回到職場。畢竟孩子長大以後,「專職母親」就要轉型,尋找可以貢獻自己心力和專長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