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性別暴力系列講座 獵騙性影像犯罪網絡調查

(相片提供/高雄市女權會線上講座截圖)

【林婉婷採訪報導】由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主辦、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承辦的「數位性別暴力防治」系列線上課程的第二場,於7月10日晚間登場。本次邀請《鏡週刊》人物組記者蔣宜婷分享,談自己採訪、撰寫的專題報導〈青春煉獄 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的心路歷程。

2020年,蔣宜婷看見一則女性因為性私密影像遭前男友外流、最終在網路宣告「自殺」的消息。她與同事希望能進一步調查性影像報復性外流、非法取得等相關犯罪問題,以及暸解是什麼導致一名女性必須殺死自己某個身分才能結束這一切。於是她與同事潛入「深度偽造」(Deepfake)色情影片盈利的群組觀察,並訪問受害的知名、公眾人物,完成專題報導〈臉被偷走之後:無法可管的數位性暴力?台灣Deepfake事件獨家調查〉;其中發現哪怕這些影像是「偽造的」,仍然造成受害者的恐懼與困擾。

2022年,蔣宜婷進一步臥底調查「創意私房」、Telegram色情群組、臉書社團「霸社」等流傳非法性影像的論壇、群組和社團。「霸社」不是匿名論壇,因為社群媒體平台的關係連結特性,很多受害者的真實身分被曝光,遭到肉搜、霸凌、羞辱;Telegram群組則有許多備份群組,另由於平台的收藏、轉發功能便利,以及點對點加密、高度隱私性,導致群組裡的性影像被廣泛傳播。

「創意私房」則是已存在長達14年,採取付費觀看制度;會員超過5000人,影像超過10萬部,受害者遍及亞洲多個國家、包含未成年人;雖然兩度遭政府停止解析,但網站透過改域、轉址迴避。犯罪者取得影像方式包含性誘拐、詐騙、網路約會、性交易,影像除了自拍、偷拍,還有性侵害、性虐待、曝光個資等內容。根據《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不只拍攝,傳播、持有、觀看、購買未成年性影像都是違法的。

蔣宜婷的報導中談到犯罪者如何透過打工詐騙、施壓以非法取得受害者的性影像。這些受害者包含社群媒體經營者,犯罪者長期關注、互動,深知受害者的可能遭遇親密關係暴力或經濟壓力,並以建立信任、情緒勒索和操控等多種手段逼迫、誘騙受害者;另可能藉受害者的社群媒體鎖定其行蹤、進行現實的跟蹤、偷拍。

蔣宜婷說明,受害者的困境包含性影像持續遭到散佈、網路霸凌與羞辱、現實生活遭受影響而被迫整形、休學、產生自殘念頭、缺乏重要他人支持、難以尋求司法和心理諮商援助等。她亦關注遭遇視訊裸聊勒索的男性受害者處境,並且完成〈當男人成為獵物 網路視訊性愛騙局受害證言〉專題報導。

蔣宜婷強調,受害者如何面對創傷、如何對抗犯罪,不能單以性別區分,每個人的處境、態度與因應都不同。她也指出,報導過程中讓受訪者擁有「主控權」很重要;而身為報導者的自己則接受創傷知情相關訓練、劃定工作與個人生活的界限、學習照顧自己,就像進入災區要穿戴防護裝備,投入性暴力報導時也應該讓自己更專業、更穩定。

延伸閱讀:【數位性別暴力】相關報導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