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文字傳道,典範的印記

自1884年台灣第一間印刷所聚珍堂(今台灣教會公報社)創立,1885年《台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創刊,公報社已走過140個寒暑。如今,公報社仍持續在風口浪尖上,見證台灣教會與社會的歷史及發展,以文字宣揚耶穌的生命典範,留下上主「行公義,好憐憫」的印記。

7月21日為文字傳道奉獻主日,讓我們一起見證上主的恩典,並邀請您一起加入文字事工的行列。

媒合講道,促成美好事

沒想到,媒合工作能促成許多意想不到的美事!感謝主的安排,並感謝眾教會及講員一同為文字事工獻心、獻金、獻力。

◎作鹽的人(公報社文字事工小組員)

7月第三主日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文字傳道奉獻主日,我的工作是負責媒合各教會的請安募款事宜。這工作看似簡單,但過程繁瑣,需仔細確認每個步驟,才能讓請安募款順利進行。聯繫時,必須專注聆聽講員和教會的需求,大部分講員都希望安排到附近的教會,也有部分講員想去比較遠或沒去過的教會請安,希望有不同的經驗。

公報社文字事工小組的角色就像球隊經理,安排每一季的賽程、場地及選手,教會就像球場,講員就像選手,我們需要知道哪些講員有主場優勢,他曾實習過的、牧會過、自己的母會……,跟在地會友熟識能加深他們對文字事工的認同感。

有時候,教會可能突發狀況,我們手上也需要有候補名單,隨時準備上場救援。曾在禮拜六接到一位長老來電詢問,隔天的主日可否安排講員?當下有點小錯愕,心想時間不到24小時,人又不在辦公室,沒有完整資料可查,該怎麼辦?好在平常有建立線上資料庫,迅速查到一位退休牧師剛好當週未外出講道,趕緊打電話給他。很幸運的是,這位牧師接了電話,跟來電的長老也熟識,因此請他們趕緊互相聯繫講道資料,才免於開天窗。

聯繫過程中,難免會踩到地雷。因為不熟悉地方教會生態、講員的風格,安排媒合時,被教會或講員兩邊同時抱怨。夾在中間的我們,除了要內心很強大,也要有好的溝通,才不會讓一場媒合造成紛爭。

也曾在主日當天早上8點接到電話,講員很緊張地跟我說,他已抵達請安的教會,但是週報卻沒有夾文字事工的奉獻袋,教會駐堂牧師請假不在,長執也不清楚奉獻袋放哪裡?我心想:「就算我立刻從台南搭高鐵北上,也趕不及在禮拜前把奉獻袋送達。」正當苦惱時,講員又來電說,長老先拿教會的奉獻袋代替,他也會在講台上特別報告,請弟兄姊妹一同關心奉獻。遇到這樣的突發狀況,心情不免有點低落,究竟哪個環節沒確實做好,才會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呢?隔天回到辦公室查了紀錄,當時駐堂牧師有回覆說已收到奉獻袋,或許牧師請假前沒有交代清楚,才會發生這狀況。往後幾年,當這間教會有排請安募款,我會再多寄一包奉獻袋託付前往請安的講員,萬一現場又找不到奉獻袋時,可以預備使用。

安排文字事工請安事宜,有時也能幫助到還在尋找教會的傳道人,讓他們跟需要聘牧的教會接觸、互相認識。在媒合請安的過程,確實曾幫助過一些傳道人找到教會,之後傳來他們就任的好消息,真為他們感到開心。

最驚喜的是,2020年邀請張德麟牧師前往新竹中會南崁教會請安講道,那天有一位慕道友愛德華聽到張牧師的講道,引起他對基督信仰及台語的興趣。於是,愛德華邀請張牧師一起錄「耶穌講台語」Podcast節目,目前已經錄了180集,該節目內容常探討、分享早期用白話字寫的《台灣教會公報》文章,我自己也有在收聽,覺得趣味又可以練習台語聽力。

特別感謝幾位退休牧師,從前一年就先將明年度的主日時間都安排好給公報社,從年初到年尾,為了公報社的經費上山下海到各教會請安募款,即使拄著拐杖站講台,也要繼續宣揚文字事工的重要性。每年我都很珍惜與他們的聯繫及安排,這些退休牧師是我生命的典範,他們柔軟謙卑,殷勤做工,盡心盡力,也是我的好朋友,遇到困難時會鼓勵我、陪伴我。感謝主,能與這些講員同工是我的榮幸。

沒想到,媒合工作能促成許多意想不到的美事!感謝主美好的安排,並感謝眾教會及講員的支持,一同為文字事工獻心、獻金、獻力。

請安報告,全體總動員

有牧者很訝異,為什麼公報社需要全部總動員打電話,一間一間確認教會是否有收到文字傳道奉獻主日的資料呢?

◎做工的人(公報社文字事工小組員)

2021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嚴峻,5月中,全國進入三級警戒,連宗教場所的集會活動都必須暫停。當時,我們為7月的文字傳道奉獻主日請安媒合,已經安排好了八成左右,但是受疫情影響,教會大多改為線上禮拜,當下只好一一打電話詢問教會,可否更改請安時間?再連絡講師是否方便前往?我們特別製作PPT並放了線上奉獻方式,請教會直播禮拜時讓QR Code在畫面上多停留一下,讓會友在家也可以掃描,線上奉獻。我們同時跟協助請安的牧者說明,有線上奉獻方式,請其至教會請安時多多宣傳。

在媒合請安的過程,有時需要拜託同一位牧者到不同的教會講道。有一位牧者原本只答應在7月第三週的文字傳道奉獻主日協助請安,但那次我跟牧師說:「牧師真的很抱歉,我真的找不到人了,可不可以拜託牧師幫我們多跑一趟呢?」牧師想了一下,竟然答應了,跟我說:「好吧!那間教會我沒去過,我就嘗試看看吧!」當下我真的很開心,因為那是年紀很大的退休牧師,卻為了支持文字事工而願意多去一間教會。

我們邀請到各教會協助文字事工請安講道的對象,很多是退休的牧者。有一位退休牧師,每當我打電話給他時,不論請他去多遠的地方,他都二話不說地答應。有一天,牧師來公報社,與他聊天的過程中才發現,原來我請他去的教會,很多他都沒有去過。所以他都會事前跟牧師娘一起開車先預習路線,確保去講道、請安當天,不會因為迷路而遲到。

還有一次,安排一位北部的牧者到嘉義某教會請安。牧者前一天特別提早開車去嘉義,結果卻發生了擦撞意外。但是,牧師在當天處理好車子的問題以後,禮拜天依然準時到教會為文字事工請安。直到禮拜一,牧師才來電告訴我這件事,當下我真的既感謝又感動。

有一些比較偏遠的教會,位在離市區一個小時以上的地方,要找到可以前往這些偏遠地區教會的牧師,實在令人頭痛。有時候光是要找到講員,就得花一兩個禮拜,但上帝很奇妙,總是會感動人願意到偏遠的教會。

在所有媒合安排完成後,我們就會把文字事工的海報、奉獻袋和請安函等資料寄出。大約兩個禮拜後,公報社全體同工都會被分配打電話給各教會,確認是否有收到相關資料。有牧者接到電話時很訝異,為何公報社要做到這種程度?因為有些募款的單位,並不會特別打電話確認,「為何你們需要全社總動員,一間一間確認教會是否有收到奉獻袋呢?」對於牧師的疑惑,我誠心回答:「因為每一份奉獻,我們都很看重,不論是十元、一百元、一千元……,都是眾信徒對公報社的支持、奉獻及代禱。」

愛寫、愛讀的忠實信徒

採訪/攝影◎洪敬慧

走進屋內放眼望去,所有傢俱、物品擺放整齊、一塵不染,細看,牆上掛著幾樣精美的玩偶裝飾,再探頭多望一眼,原來櫃內還擺放上百個手縫娃娃,以及精緻、可愛的動物玩偶,它們全出於97歲的鄭陳麗容之手。

客廳整個櫃面全是鄭陳麗容長期自製的玩偶。

歲月在鄭陳麗容削瘦的臉龐上,遺留不少痕跡。儘管臉上布滿細紋,她那深邃的眼窩、白皙的皮膚與櫻桃小嘴,依然神采飛揚。而她泡起茶、接待客人的一舉一動,也都不難讓人看出歷史淬煉出的淡雅氣質。

鄭陳麗容的母親24歲便守寡,對獨生女的她非常嚴格。她小時候常因母親使來的一個眼神,就知道自己做錯事。母親為了讓她受好的教育,將小小年紀的她從台中大甲送到台南的長榮女中求學。從小接受日本教育的鄭陳麗容,做事有條有理。後來到台北在日商紡織公司當會計、總務,忠心的態度受主管肯定,公司錢財與董事長印章都歸她管。一路受紮實、嚴格的訓練,養成鄭陳麗容自律的個性。就像餐桌旁那本2024年日式家計簿,記錄著她每天的花費。她不只將每一筆消費記下來,還會實際拿出皮夾,檢查金錢是否和帳本上計算的收支相符。每到年末,她總是會準時到書局購買下一年的家計簿。

不只手寫記帳,鄭陳麗容每日堅持的習慣還包括手寫《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不過,由於鄭陳麗容的進度太快,已經提早將填充本寫完了!隨意翻開一本,每頁都是鄭陳麗容的娟娟字體。她用細瘦的手穩穩握筆,手臂上青筋浮凸清晰可見,她左手還會小心翼翼地拿尺,一行行對照隔壁頁的經文,就怕抄錯字。

不過,就算寫錯字,不太用立可帶或修正液的鄭陳麗容,還是很有辦法。有那麼幾處,是鄭陳麗容剪下白紙,將正確字句寫好,完美貼上原處,兒子鄭献仁牧師在旁驚呼:「不講根本看不出任何破綻。」鄭陳麗容燦笑說:「那就好。」鄭陳麗容翻一翻自己完成的聖經抄寫本,還評論起各種不同的版面。她說,自己最喜歡克漏字般的填空題,她在書寫之前會先讀過一遍完整經文,再閱讀「題目」,然後照經文挖空處小心作答,最後再對答案。整個過程,讓她覺得:「那像咧考試,真趣味!」

鄭陳麗容寫完箴言抄寫本,留下自己的心得(左頁)。完成後,獲七星中會濟南教會牧師黃春生(右頁上)、公報社社長方嵐亭(右頁下)題字勉勵。

這位愛手寫聖經的長者,也喜愛閱讀,至今房內仍擺有整列的日語推理小說。她平日最常讀鄭献仁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事務所帶回來的《台灣教會公報》,一拿到報紙就從「教會消息」開始讀起,看看哪個教會缺牧師、辦什麼活動、需要什麼募款等。她也會認真細看頭版及種種報導,實在看不懂、太好奇的時候,會問兒女究竟發生什麼事。鄭献仁說,最近他有特別解釋性平、暴力、移工、AI等給媽媽聽。

鄭陳麗容讀《教會公報》還有另一個樂趣,她會找有沒有熟悉的人寫的文章,如濟南教會黃春生牧師、鄭仰恩牧師及其他牧者們,她讀完報紙還會加以分析並分享給子孫們。此外,因為鄭陳麗容懂白話字,所以很喜歡讀「台文世界」的短文與詩,以前也曾投稿台語詩。她拿起報紙翻到這一版,隨便手指著一行字,便能流利朗誦上面的詩句。讀一讀,她想起自己存留一張母親寫給她的卡片。原來她小的時候,母親便常以白話字留紙條鼓勵她。

這位快百歲的牧師嬤,高度自律又對知識保持好奇,在兒子眼中,讀《教會公報》、抄寫聖經,是給老人很好的刺激。鄭陳麗容前陣子有天早上起床暈倒,還好頭部向床倒,並無大礙。近年歷經摔倒、暈倒,鄭陳麗容知道生命都在上帝手中,而她還活著的每一天,會繼續以閱讀、寫字來認識上帝與這個世界。

▼文字傳道奉獻主日影片──鄭陳麗蓉的見證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