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凱青年領袖營 跟隨前人腳蹤長出力量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屏東報導】Ngudradrekai(魯凱)中會青年事工部舉辦第15屆Yacengecenge青年領袖營,於7月21日至23日在Kucapungane(好茶)教會進行。今年度主題為「根蹤」,延續去年的「青年宣教年」,並以上帝給先知耶利米的任務為對青年的勉勵,希望藉由在營會期間回顧中會設立歷史、第一位牧者與第一任部長的服事腳蹤,擴展生命經驗也建立同儕關係,培養實踐理想的力量。

營會安排中會總幹事Palri Aruladenge(盧天武)牧師、魯凱族第一位牧師Valrialane Palriuma(王朝賢)、中會第一任青年部部長Balenge Drulwane(柯淑夏)專講,娓娓道來魯凱族宣教和青年事工的起源、發展和期許。

(攝影/林婉婷)

在22日上午的專講中,Valrialane Palriuma以族語主講、兒子Ripunu Palriuma(王明忠)牧師翻譯。Valrialane Palriuma首先提醒青年們發言要謙遜溫和、要把握生命,接著談當年宣教所遭遇的挑戰、因應,和對當代青年的勉勵。

Valrialane Palriuma回顧,自己在舊好茶部落牧養八年、在霧台部落牧養40年。在好茶部落牧會的最大困難是交通與通訊不便;從居住的三地門部落前往舊好茶部落,最快也要四個多小時的路程,牧者需要自製時間表,提醒會友們要在牧師上山的時間點預備好。

另一個困難是經常爆發饑荒、瘟疫;饑荒嚴重時,族人只能採集樹木新葉、山藥充飢。Valrialane Palriuma當時以相機拍攝部落情形並向福利會求助,收到以直升機運送而來的食品和藥物,由教會分送給部落族人。事實上,早期部落族人還會把饑荒、瘟疫的發生怪罪於教會;但收到物資後,他們感到抱歉與道歉。

(攝影/林婉婷)

王朝賢提醒,一個人身處在部落裡,若常常有人聯繫、尋求其幫助,才代表那個人是重要的存在;他另分享醫治病童、平息婚禮中的暴力事件等見證,最後以馬太福音28章18至20節經文與學員們共勉,並盼望青年們向長者們請教歷史、鑑古推今。

而Balenge Drulwane在專講中以「坦承遊戲」,請學員們暢所欲言身為「教會青年」所遭遇的困難,包含:要準時起床參與主日禮拜、主日禮拜時昏昏欲睡、教會沒有同儕、週末無法參與教會以外活動、非基督徒與基督徒的思想斷層等。Balenge Drulwane沒有說教與指責,而是感同身受、接納青年們的真心話,並自己的經驗去鼓勵、建議青年們。

例如「禮拜時不慎打嗑睡」,可以透過手機錄音或線上禮拜補足錯過的信息,也可以在牧師講道時寫筆記振奮精神;針對「沒有同儕」,要留意不應讓別人有被排斥、排擠的感覺,因此要擴大自己的「圈圈」,讓更多人「成為同儕」;若是真的需要「於週末參加重要活動」,則先向教會牧師說明並「請牧師為這趟行程禱告」;面對「世代斷層」,則可以尋求教會裡可以信任的「屬靈長輩」陪伴,讓自己不至於孤單。Balenge Drulwane也勉勵青年們要恢復單純追求上帝、憐憫、彼此分享的心,並說明所謂「單純」是指沒有額外目的,「憐憫」是看見別人的小小需要就付出行動,「分享」是把自己最喜歡與想要的先給予別人。

(攝影/林婉婷)

青年部部長Laniingne ‘Aece(蕭于寧)受訪時介紹,今年比較特別的活動設計包含「紮營」,讓與會青年們在籃球場搭帳篷、作為營會期間休息的地方,體驗早期族人宣教的不易。另外在第一場專講、總幹事講述中會宣教歷史後,由青年部演出福音從排灣族的馬兒部落傳到魯凱族的好茶部落歷程。而獻心晚會則預備中會屬下19間教會的分布地圖,讓學員們將種有玉米種子的盆栽放在上面、象徵福音廣傳,也讓學員們把盆栽帶回悉心照顧、為扎根好土的展望。(攝影/林婉婷)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