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熹(東部中會新港教會牧師)

上帝的話與上帝的靈喚醒了教會的熱情

改變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新的文化,但是要創造新的文化,則需要有紀律持續不斷的耕耘,這對一位牧師來說,就等同於盡忠宣講上帝的話語。相信每位牧者都曾經被問過一個問題,到底除了六日以外的時間,牧師都在做些什麼?一個工作只要做二休五,也實在太好了吧!一旦被問到這個問題,多數的牧者只能啞巴吃黃蓮,因為有太多的服事是人們所看不見的,其中最顯著的,就是預備信息的時間。按著蔡慈倫老師提到的觀念,牧者預備信息的時間是全教會的時間,是應該受到保護,且被尊重的。然而,當牧師未能持續地把服事焦點置放在盡忠的傳講,很自然的,就會受到人們的質疑與挑戰,當聖經的話語不再有辦法刺入人的生命,對聽道者的生命狀態發出戰鬥的聲響時,講道,就成為茶餘飯後的小話題罷了。

1、從一件簡單卻不簡單的事情開始──忠實傳講上帝的福音:

去過不少教會傳講信息,有些教會一上講台就可以感受得到,聽道者充滿著渴慕;有些教會,很遺憾的,為數不少的聽道者精神渙散,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教會對禮拜、對領受講道信息的氛圍是一份需要長期耕耘的文化工作,這需要我們有紀律的自我要求。在新港教會的服事,很多人的眼裡認為不過是間鄉下教會,需要那麼認真嗎?講的東西很快就會過去,唯有用寫的,才能夠真實的保存下來,因此從幾年前開始,無論是查經班教材,或者是主日禮拜的講道篇,我都是以逐字稿記錄下來,並且有意識的做出版工作。文字宣教,能跨越時空限制,發揮想像不到的功能。再來,隨著聽道者意識到講道者的認真與投入,他們也不再那麼馬虎看待與上帝的關係。於是,教會的舊文化開始慢慢鬆動了。

2、從接待前來偏鄉服事的福音隊開始──創造一種共同成長的可能性:

「偏鄉」這個名詞被創造出來後,每年暑假都市教會籌組福音隊前往鄉村教會的現象,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隨著都市教會紛紛把福音隊視為訓練青年,或是滿足自己對「傳福音」的一種交代後,福音隊的品質就難以掌握了。鄉村教會迫於人手的短缺,也找不出解決方法,在惡性循環中,福音隊真的有達成預期的效果嗎?

下鄉服事或抗爭運動若沒有當地有動能的組織配合,很難有成效,換句話說,如果在地教會沒辦法做好接待者的角色,沒有在當地先打下良好基礎,任何服務團隊或者福音隊的進駐都會是一場災難。就如同一個醫療短宣隊,來到成功鎮後發現有醫院、有各樣的診所,那他們要去尋找更需要的地方出隊。什麼是「更需要」呢?很顯然的,就是出隊單位認定的更貧窮、更缺乏之地,那豈不就是一種「因為我有資源,因為我有錢,因為我有能力,所以我比你大」的價值觀嗎?

新港教會與花蓮大專中心有長期合作的默契,通過對等的學習與成長,教會與短宣隊尋找出一條共融的道路。兩週的教育生活體驗營,第一週的生活體驗,協助短宣隊認識在地,再透過第二週的兒童夏季學校,實際陪伴與服事孩子們。7年下來,新港教會服事了近百位大專生,參加夏季學校的小朋友,更從第一年60多位,至今達到120位孩子。我常跟大專生們分享,每年暑假參加夏季學校的孩子都是教會的寶貝,當我們把他們交在大專生手裡的時候,是需要冒險的,因此,我們會對大專生有要求、有期待,都是為了讓參加營會的孩子們有滿滿的收穫,當大專生離去以後,我們仍舊要接手繼續陪伴、關懷他們。一個禮拜的營會是很短的,更重要的,是通過教會安排的生活體驗,幫助外地來到成功的學生們,更深入的認識在地文化,也認識教會所做的事工,參加短宣隊,就是一趟聽故事、說故事的旅程,激盪出生命的覺醒與轉變。

教會對宣教的觀念必須不斷更新,無論是短宣隊、宣教同工,甚至每個離鄉背景到陌生環境牧會的牧者、學校老師、工作者都是一樣的;否則,因著沒有認同、沒有進入當地,最後不是撐不了多久就離去,要不就是一種強勢資源的殖民文化,都形成了資源浪費。

偏鄉不是沒有資源,只是定義的資源不一樣。樂見年輕人願意投入短宣,但同樣的,身為接待方教會或牧者的聲音也需要被看重。我們期待的是陪伴與塑造每個出隊的年輕人,在短短的跨文化旅程中,聽到不一樣的故事,也在這些故事裡看見自己的責任,找到生命的熱情,開始去挖掘上帝賦予的任務,如此一來,短宣隊始能成為偏鄉的祝福,一同看見新的未來。

3、從開創長期宣教人才培訓計畫開始──給予年輕人一個宣教實踐的機會:

短宣隊之後,我們走向了邀請年輕人以至少一年的時間,實際參與在地生活與服事。新港的地理位置偏遠,無論是火車或者飛機,都得花上一番工夫才有辦法抵達,感覺起來是宣教上的劣勢,畢竟資源要進入確實不方便,但通過長期宣教人才培訓計畫,我們嘗試化劣勢為優勢。台灣的學生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中成長,往往被塑造成為只懂得讀書,不知道怎麼與人相處,連帶影響到不管念什麼樣的科系,最後在學以致用上都會遭遇些困難。這都源自於生命經驗的缺乏,歐美Gap year(休耕年)的觀念,實為補足年輕人的一個方法。新港教會從5年前開始,讓大學或研究所的畢業生全職參與教會的服事,最重要的觀念是,這些年輕人不是教會請來使用,而是來學習與經歷的,牧者肩負起教導與生活關懷的職責,讓年輕人們可以經歷一段特別的成長經驗。

從在地的角度來看,對一個人口外移的小鎮來說,外來的年輕人宛如一股活水注入,新的觀念與熱情,可以推動教會產生化學變化。而對這些參與培訓計畫的年輕人,一個與生長環境截然不同的處境,則可以幫助他們拓展生命的眼界。更重要的,這是一個信仰實踐的場域,從小在主日學、青少契聽見那麼多宣教師的故事,很容易就把宣教師英雄化,其實他們與我們都一樣,在上帝的面前都是平凡人,唯一的差別僅是他們願意回應呼召,投身在服事的場域中去經歷上帝的帶領。而今日教會的年輕人需要勇敢跨出自己的舒適圈,讓信仰更加深化,更加鮮活起來。

從點開始連成線,再到整個面的改變,上帝的靈推動著教會經歷新創造,就如同那枯乾的骸骨一樣,慢慢地連接起來,到最後成為了一隻有大能的軍隊。2016年暑假,新港教會經歷一場奇妙轉變,看似死亡的美蘭教會,在大家討論著野外禮拜要以走古道、騎單車方式再次回味早期牧者與信徒的腳蹤時,教會從小到老紛紛動起來了。70多歲的松年開始天天練習騎單車,為擴大參與,也派出幾個大學生,讓青少年與兒童組成單車訓練隊,一起加入這趟有意義的行列。

最後總計有27台單車由新港出發前往美蘭,住在山上的會友帶著一家大小再次重尋兒時的古道,為著給予下一代信仰傳承的典範,就這樣,教會持續的寫新的歷史,一間看似死亡的教會,卻宛如死裡復活一般,對著每一個人持續的見證。

改變生命的教會

一位短暫前來成功實習的大學生,首次來參與聚會就表達:「我很討厭長老教會!」他雖在長老教會長大,卻是在學校的團契中經歷信仰成長,他不喜歡長老教會的僵化思考,也認為長老教會都不讀經、不禱告,更告訴我們:「不要想要同化我!」

很快的,實習過去了,將要離開之際,他忽然對著我們說:「這裡跟其他長老教會很不一樣!」進一步的他說,因為我們敢批判,但也真的會去做,去思考著到底教會與社區的關係是什麼,也去找出可能影響社區的方式,讓他開始想著,回到自己的學校,回到自己的教會,自己究竟可以做些什麼。

不是新港跟其他長老教會不一樣,而是認真去面對信仰、思考信仰,也勇敢的去實踐信仰,這是長老教會應有的樣貌。教會被設立在每一個地區,都有著他存在的價值,也有他的使命,我們雖處在一個變遷快速的世代,然而上帝的話語卻從未失去祂的活潑性,恢復著教會的熱情,成為耶穌基督的見證。 (完)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