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念張炎憲教授逝世十週年 談四七社為台灣民主貢獻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為記念張炎憲教授逝世十週年,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與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於9月6日聯合舉辦紀念特展,開幕式暨首場講座「四七社與時代的意義」於當日下午舉行。該講座邀請詩人李敏勇和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榮退教授陳萬益主講,皆曾是「四七社」成員的他們回顧台灣社會轉型過程中的重要歷史事件,尤其是知識分子如何推動二二八事件平反運動。

李敏勇說明,四七社的成員大多出生於1947年,也是二二八事件發生的那一年;這一代的知識份子在面對白色恐怖、鄉土文化論戰等挑戰時,承擔起改革台灣社會的責任,並在1980年代走上街頭,積極參與社會運動、推動民主化進程。李敏勇特別指出,四七社成員來自各個不同的領域,共有30人,包括學術界、政治界與文藝界,例如張炎憲、陳芳明、施信民、陳萬益等學者以及政治人物林濁水、蘇貞昌等。這些人不僅在學術上取得傑出成就,更是在社會運動與政治改革中扮演領導角色。

李敏勇回憶,四七社成員定期聚會,討論台灣的歷史與未來,並在報章媒體發表了許多關於台灣國家發展的文章,內容涵蓋二二八事件平反、台灣民主轉型等議題。透過這些討論與文字,他們的思想與行動為台灣社會進步奠定基礎。台灣人在1980年代突破國民黨政權的壓迫,但四七社並未隨解嚴而停止,有九位成員持續參與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的籌備工作,而張炎憲擔任籌備會的歷史展示組召集人。

李敏勇特別強調,文化運動是政治運動成功的關鍵,若只追求物質條件而忽略精神與文化建設,政治改革便無法真正成功;欠缺文化精神的政治人物會是貪汙的罪犯。他呼籲台灣人在推動政治變革的同時,也應強化台灣意識與國民認同,並透過文化的力量鞏固民主發展。

陳萬益則指出,與父母那一代不同,他們這一代也在國民黨的中國主義教育下成長,但隨著時間變遷,他們逐漸覺醒,不再深信被灌輸的「蔣介石神話」和「中國文化」,轉而追尋「台灣的主體性」。四七社成員雖來自不同領域,但有著共同的目標,即建立台灣的文化和尊嚴,重建台灣歷史,並推動台灣的獨立自主,面對新時代的挑戰,繼續解決問題、持續前進。

他也娓娓道來自己在中文系任教時,「台灣文學」並未被承認,提及台灣文學甚至會被扣上「台獨」的帽子l四七社成員努力打破這種禁忌,藉由推動台灣文學反映出台灣歷史和生活的豐富內涵。他認為,政治運動若不能與文化運動結合,將無法真正成功,並點出台灣如今已是一個多元的社會,各種聲音共存,如同一場值得欣賞的交響樂。

我有話要說